山东省文物局争取扶持资金1900万元补助试点村落
鲁网3月31日讯(记者 殷会丽)《关于推进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的通知》近日印发。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省委讲师团团长孔繁轲,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刘敏,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巡视员刘廷善通报情况。目前,我省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镇、村也完成了历史文化展示。
据刘敏介绍,目前全省纳入考核范围的105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121个乡镇(街道)、268个村居(社区)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省财政统筹文物保护等专项资金、省文物局争取国家文物局扶持资金1900万元用于补助试点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传统民居修缮、乡村记忆博物馆征集与布展等。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在提高其利用水平和效果上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实施典型带动,拟在全省选择一个起步早、行动快、成效好的县(市、区),适时召开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前期工作,交流各地创建经验,观摩部分现场,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前这项活动正在紧张筹备中。
二是提高展陈利用水平。实施专家指导意见和听取群众意见相结合的办法,对已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的县(市、区)进行工作指导,使县域历史展示工作在结合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方面,在提升展陈水平、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形式方面,再巩固再提高。大力实施“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展示形式,切实增强互动性体验性,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到常展常新。
三是做好结合文章。根据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陈内容丰富,涵盖历史沿革、发展脉络、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红色文化、非遗及乡土风情等特点,将积极引导各地将历史展示工作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历史文化展示场所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成为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历史文化展示与旅游紧密结合,成为展示我省厚重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窗口。
四是积极推进镇村两级历史文化展示。积极鼓励各有条件的乡镇、村(社区),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室,各市参照省里的做法,对完成的进行奖补,十三五期间完成乡村两级历史文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