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重点改革事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扎实推进

2016-07-29 09:59: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山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选取中央出台的18个重点改革项目,对其在我省的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督察。结果表明,各项改革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朝着预期目标扎实推进。

  各级各部门把抓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作为核心任务,把改革方案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

  在落实简政放权改革举措上,全面实施行政权力清单动态管理,仅今年第一批就削减省级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68项,清理5项省直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共核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89.09万份,其中新登记企业39.94万户。

  在国企改革方面,深化分类改革,将23户省管企业分为商业一类17户,商业二类6户;省管企业董事会成员基本配齐,对23户省管企业实行了高管人员契约化管理,占全部企业的比例达到77%;改建、新建11户省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首批选择58户企业开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目前已有22户企业制订了改革方案。

  在落实财税体制改革举措上,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将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政府性基金由10项扩大到13项;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进一步压减到67项,结余结转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降到6%以下;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预计将为企业减负300亿元以上;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已发行新增债券589.4亿元、置换债券1727.59亿元。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也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达到157个、15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对乡镇(街道)全覆盖,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5.6%;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33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33家省部属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

  改革过程中,我省突出地域、行业特点,推出一批契合中央改革要求、符合地方实际、基层群众认可的改革项目,探索形成了一批改革新亮点:

  推动工作机制创新。如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工作体制机制,建立了上下结合的独立调查工作机制、部门联动的环保专项行动机制、区域共治的执法联动机制、良性互动的公众参与机制,省会城市群7市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17市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推动方案内容创新。如围绕全面落实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省级13个部门联合出台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若干规定》,把律师执业所涉及的主要部门和行业全部纳入其中,在全国属首创。同时,创造性地配套制定了《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工作规则》,推动保障、监管“两到位”。

  推动制度设计创新。如禹城市突出征地程序、保障农民权益、征地补偿金管理等方面,对深化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进行了创新性实践;青岛、烟台、东营等市突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评价机制等方面,持续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试点。

  创造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是我省改革的又一个亮点。在财税体制改革中,着力加强预算公开规范、转移支付调整和政府债务管理,在全口径预算、盘活存量资金、清理规范专项资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制度性成果。在国企改革中,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社保基金理事会,18家省管企业30%的国有资本共计181亿元划归其所有,在省属一级企业层面实现了股权多元化,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建立职业经理人和外部董事监事候选人人才库、企业领导人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等一系列改革事项走在全国前列。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整合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将原来的11项优化整合为4类,有效解决科技计划碎片化和科技项目取向不聚焦问题;建立创新对话机制,引入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战略专家共同研究攻关方向,强化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在全国率先实施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扶持政策,去年全省小微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达到80.26亿元。

责任编辑:殷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