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大学医院待遇不再看编制

2016-08-14 09:2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14日讯(山东商报综合)编者按:对经济大省山东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极为繁重,然而今年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8.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东部其他省份,与此同时山东省企业杠杆率也连续三年低于全国水平。近三年山东平均每年社会融资总量新增9千亿元,就会增长近4千多亿元的GDP,这意味着每新增两元的投入就有一元的产出。那么山东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是怎样的?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接受央视财经频道记者采访时做出了解答。

  【谈工业问题】重化工业比重高,转型压力大

  记者:山东在生产要素方面其实是非常充分的,是工业大省农业大省,所以我们山东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是怎么发挥我们的优势呢?

  郭树清:因为我们工业产出大,我们占了全国的八分之一,我们的工业销售大数去年是15万亿,全国是110万亿,我们是15万亿,所以这个比重是很高的,那么工业遇到的问题,山东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全部工业当中,重工业的比重占70%,另外就是在传统行业里面,传统的工业,我们的重化工业比重也是70%,所以两个70%,这个都是重化工业。所以我们感到转型的压力就更大,进行供给侧改革紧迫性就更强。

  【谈去产能】钢铁方面山东没比较优势,必须下大决心

  记者:我之前在青岛采访也看到了,我们去产能的力度确实是很大的,我们的能源结构,如果还是偏重于煤炭消费的话,如果我们去产能,如果经济还要发展,这样会不会出现一些矛盾?

  郭树清:我觉得这个供给侧改革包括去产能,去库存,一定要坚持市场导向,你比方钢铁,我们要去掉1500万吨的产能,这个比全国1.5亿吨这个标准来看,我们占十分之一,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在这方面,钢铁方面没有比较优势,山东没有比较优势,所以必须下大的决心。所以这个市场要发挥主要作用,政府就是要把握住环境安全这些标准,顺应市场。

  记者:去产能跟全国规定的,我们山东是五加四,我们多了四个行业。

  郭树清:首先加了一个地方炼油,我们山东是个特殊,我们占了全国地炼70%的产能,我们要淘汰一半。再一个轮胎,轮胎我们占了全国将近一半的产能,这个也必须压缩,而且因为什么,我们看到我们的轮胎,都是中低端的,那你必须调整,你得提升,而且当时还是在扩张的,那不行。

  【谈农业现代化】山东是全国农村合作金融唯一试点省 

  记者:因为山东是农业大省,在供给侧改革当中,山东可能绕不开农业,就是您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

  郭树清:农业方面就是推农业现代化,产品的质量,品质要不断提高,国家去年刚刚批准我们在东营地区设立一个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区,相当于就是国家的第二个农高区,山东给全国提供的食品,占了全国产量的17%,就是六分之一,还要继续改革,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所以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记者: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尤其是现在我们国家鼓励金融的血液要输送到三农,那我觉得您在山东也有一些创新的做法,在农业的金融方面。

  郭树清:农业方面我们首先是引导已有的银行机构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再一个就是我们通过改革发展了一批地方小型的金融机构,比方说小贷公司、村政银行、互助金融,特别是新兴的互助合作金融,山东是全国唯一的一个试点。

  【谈科技创新】科研机构和大学医院,不再比照党政机关来管理

  记者:山东不管是从常住人口,还是户籍人口算,都是全国第二,都是人口大省,所以我们服务业一定要跟上,这样大家才能愿意在山东创业、在山东发展。

  郭树清:我们山东还有很大的特点,就地转移的人口比重很高,比方原来就是农村,现在就是以工业和非农业为主了,原来就是农业为主,现在服务业占了75%以上,它变成园区,再建小区也都上楼房了,方式完全变了,但是它没有按城市公共服务完全配套。

  那么就需要把这些服务业的短板,公共服务的短板都补上。另外,我们刚刚搞了科技改革和促进创新发展的意见,这是省委十次全会通过的意见,就是鼓励科技改革和创新发展,这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人的差别,科研机构和大学医院,不再比照党政机关来管理,他们就不再区分为编制内编制外这样的待遇,就是说只要看你劳动贡献,这些方面我们觉得是供给侧结构改革核心的问题更要害的问题。

  相关新闻

  深圳、济宁率先试水取消医生编制

  继深圳之后,山东济宁又传出首招“备案制”医务人员的消息。至此“取消医生事业编制”不再停留在文件里,或许会有更多的公立医院走上“去编制”之路。

  近日,包括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6家市直医疗机构,对外公开招聘149个临床一线的职位。其中大部分为临床医师,涉及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急救医生、重症医学医生等专业。与现行公立医院人事制度不同,这些被招入的149个临床一线人员不再拥有公立医院事业编制。

  根据山东省人社厅的计划,全省公立医院“去编制”改革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2016年5月,山东省编办和省人社厅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总量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自2016年起,不再安排公立医院用编进人计划,由公立医院在人员控制总量内自主制定、执行新进人员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此前,深圳也曾于2015年6月率先出台《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公立医院将去编制化、去行政化。两周前,深圳市卫计委主任罗乐对外宣称,深圳的新建市属医院全面取消编制,已有编制的“老人”不变,新入职医生采取聘用制。

  追问

  若医生流入民办医院,看病会变更贵?

  从深圳到济宁,喊了多年的公立医院“去编制”改革,终于率先在个别地方开始破局。但随着“去编制”改革方向日益明朗,围绕这一改革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当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医生人力资源的释放,是我们改革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关注医改多年,他认为,取消医生编制将打破“同工不同酬”的局面,调动医生的积极性,鼓励医生向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获得更多收入,为理顺医生薪酬体系、打破以药养医提供改革条件;同时,医生的自由流动,也将促使公立医院自身不断改革,因为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也有不少医生质疑称:公立医院“去编制”后,医生流入民办医疗机构,是否将使患者看病变贵?对此,广东省卫生和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医生的自由流动将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无论民办医院还是公立医院,都能充分参与竞争。如此一来患者的选择会更多,而不局限于只能在公立医院看病。

  没编制的医生待遇是否会下降?

  也有医生质疑,财政部门向来按编制人头给公立医院拨款,没有编制的医生待遇是否会下降?

  至于财政拨款和医生的编制问题,深圳医改已经给出了一种可选方案。在医生是公立医院“单位人”的情况下,财政部门主要依据编制,拟定财政预算、划拨经费,这限制了公立医院面对市场化的患者需求时所能提供的医疗服务。

  为此,深圳公立医院“去编制”过程中,采取了按事定补的财政投入方式,即财政投入不与编制人员人数挂钩,而与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挂钩,医务人员薪酬也实行按岗定酬、以岗定薪、同工同酬。

  长期关注医改的资深管理顾问贺滨表示,打破大锅饭,将提升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淘汰实力不足却拿着稳定工资的医生,让真正有实力的医生脱颖而出,获得与其劳动价值相匹配的收入。

  在7月22日举行的2016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接下来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这意味着公立医院“去编制”势在必行,届时中国医改或将出现重大转折。本版稿件据央视、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