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喀什感受齐鲁大地的温暖

2016-09-20 11:23: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从帕米尔高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从叶尔羌河畔到天山南脉,山东省第八批164名援疆干部人才的足迹,踏遍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四县,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走出了一条富有山东特色、体现山东精神、符合受援地实际的路子。

  三年来,山东共投入援疆资金32.73亿元,实施援建项目369个;规划外援助资金物资4845万元,实施项目77个,赢得了受援地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搬新居看彩电

  以脱贫攻坚统领援疆工作

  岳普湖县色也克乡11村离乡政府11公里,是个有着411户1457人的大村。从2011年开始建安居房,总共建了350户。

  8月30日下午,乡安居办的克依姆·致明带记者走进一户刚建好的安居房,房子大概80多平方米,院前有葡萄架子,院后还有0.6亩的菜地;院子里有花池、牲口棚,房前门廊都铺着地毯,干净宽敞。

  克依姆·致明告诉记者,每户安居房都一样,建好大概花了6万多元。山东援疆拿1万元、自治区拿1万元、中央专项给8500元,一共2.85万元,其余的由老百姓自筹,家里实在紧张的村里帮忙从农信社贷款。“入住后,山东援疆还给每户送一台液晶电视,大家住着新房子,看上大电视,都很高兴。”

  为使喀什地区群众早日脱离贫困,步入小康,山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援疆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被放在优先位置,援疆资金向基层、向农村、向贫困人口倾斜,着力改善受援地群众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教育医疗卫生设施。

  8月28日下午6点,疏勒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仍然忙碌不停,屏幕那头,是万里之外的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主任张喜雨。通过这个平台,疏勒当地的病人能得到山东省立医院专家的诊治。而通过“专家带团队、结对带交流、项目带人才”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援疆平台,1446名山东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人才走进喀什,带动培训受援地干部人才3万多人次。

  三年来,山东援疆在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四县新建安居富民房76220套,环境综合整治19个小城镇、67个村庄;新建和配套完善县乡医院、疾控中心和福利园区20处,改造提升中小学和职业技能学校30处;建成四县“天网智能工程”,率先在南疆地区实现了县乡村视频监控全覆盖;肺结核病防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婚前健康查体广泛普及,山东援疆送医下乡、送教讲学更加深入。

  出家门进厂门

  就近就地稳定就业

  在疏勒县城西南,坐落着南疆地区首个在县级城市设立的自治区级高新区——疏勒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中心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工地,就是山东如意集团投资建设的25万锭纺纱项目区。目前2栋厂房、4个库房等12.7万平方米设施的建设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9月底前交付如意集团。届时,如意集团在喀什的三个厂区生产总规模将达75万纱锭。

  “产业援疆是山东援疆的一个品牌,产业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占据了新疆整个产业援疆的半壁江山。”山东援疆指挥部副总指挥、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秦存华说,近三年来,山东援疆共引进落地项目74个,计划总投资108.96亿元,到位资金53.47亿元,带动四县就业6.1万人。

  8月31日上午10点,英吉沙县芒辛乡4村19岁的布阿依夏木·热西提抱着5个月大的女儿,走进喀什锦绣纺织有限公司设在村里的卫星工厂,先把女儿送到工厂的托儿所,然后换上工作服开始一天的工作。中专毕业的她会说汉语,兼职厂里的翻译,在这里干一天能挣五六十元钱。她说:“以前家里人都不同意我们出来工作,现在家门口有了工厂,还有人给带娃娃,干活不累挣钱也多,家人都支持我们来。”

  这种“总部+卫星工厂”的就业模式,是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的首创。通过把工厂建在农村、建在维族群众家门口,并配套建设幼儿园、食堂、便利店等生活服务设施,打造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适龄儿童就地就近入托的新型农村社区,让大批不愿、不能离家的维族群众实现了“出家门、进厂门”就近就地稳定就业。

  “我们在英吉沙县农村建成卫星工厂17个,已经培训就业了3061人,人均月工资两千元。”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向东说,“每个卫星工厂的厂长和管理骨干,都在总部接受培训,他们就像火种,把我们的理念带进农村和社区,带领维族工人致富。”

  家门口的稳定就业,改变的不仅是维族群众的经济状况,还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新规划。40岁的艾尼瓦尔·阿卜力米力是中兴手套招录的第一批缝纫工,他把两个孩子送进了双语幼儿园,“将来不会汉语肯定不行,即使每个月多花900元钱,也一定要把孩子培养出来。”为了孩子的未来,艾尼瓦尔·阿卜力米力每月都要存1千元钱,这在维族传统消费观中是少有的事。

  秦存华说,“总部+卫星工厂”符合当地需要,更能发挥山东优势,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经过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目前已有中兴手套、锦绣针织、伊丝路织业等56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四县设厂布点97处,带动就业1.2万人。山东产业援疆的新模式,已经在其他援疆地区推广。

  建门户网站

  文化援疆出精品

  6月24日,在第十二届喀交会举办前日,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承建的山东省文化援疆重点项目中国喀什网正式上线,这是南疆首个维汉双语新闻门户网站。

  中国喀什网的建设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或到喀什建设施工现场调研指导工作。援疆指挥部积极协调前方后方,全方位支持项目建设。大众网高点定位、精心援建,把喀什网打造成山东文化援疆的标志性工程。

  此外,我省大力支持喀什民族文化精品创作,重点打造的现代舞剧《疏勒之恋》《永恒的刀郎》成为新疆代表性剧目,《疏勒之恋》荣获新疆自治区“天山文艺奖”。创作拍摄了首部反映喀什现代生活的40集电视剧《喀什噶尔人家》。大力扶持刀郎文化产业园、达瓦昆沙漠旅游区、英吉沙南湖度假旅游区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展示喀什形象、繁荣喀什文化、打造喀什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先后组织了三次齐鲁文化喀什行和两次喀什文化齐鲁行活动,举办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喀什展、喀什风情山东展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山东省援疆指挥部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刘晓江说,近三年来,山东认真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持续发力,在民生建设上更加注重惠及基层群众,在产业援疆上更加注重产业促进就业,在人才援疆上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让喀什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来自齐鲁大地的温暖,享受到援疆项目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