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亮:搭上一条命 让穷村富起来
鲁网讯(记者 殷会丽)24岁,他放弃乡镇机关工作,成为山东泰安大陡山村带头人;
21年,他根基层,把一个出了名的穷村、乱村打造成为全国文明村;
142天,他专职干扶贫工作,跑遍全区所有贫困村;
46岁,他匆匆走完了生命全程,但谱写了扎根扶贫一线的动人篇章。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泰安市岱岳区扶贫办原副主任、大陡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苏庆亮。
就是搭上一条命,也要让穷村富起来
在泰山南麓、天平湖畔,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大陡山村。这个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村子因三面环山,地势陡峭,故名“陡山”。曾经,这里三年换了两任党支部书记,依然没有摘掉“穷乱差”的帽子,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乱村、后进村,村集体负债近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只有千余元。
1994年,24岁的苏庆亮服从组织的安排,从原天平店乡党政办副主任、团委副书记,下派到大陡山村主持全面工作。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去,他却偏偏放弃安稳的工作又回到农村,让家里人很不理解。
“就是搭上一条命,也要让穷村富起来。”上任伊始,苏庆亮就立下了誓言。虽然家人极力反对,但他一干就是20多年,把一个荒山秃岭、贫穷落后的“荒陡山”、“穷陡山”变成了山青水秀、物阜民康的“绿陡山”、“金陡山”。
茶园、民俗生态园、拓展基地分列村子两旁,村周围的五座荒山都披上了绿衣,平整的水泥路围村而过。9月29日,记者一进大陡山村,山青水秀的景象就映入眼帘。这一切,和苏庆亮20多年的奋斗分不开的。如今,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而苏庆亮却离开了。
说起他的离去,村民们至今不能接受。村民王广利说:“苏书记去世的那天上午,他还到村里来转了转。他调任后还是放不下村里的这些人和事,经常回来看看。那天,他把学校、茶园、大山和他挂念的村民家都走了一遍。”
虽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村民刘广荣还是止不住的流眼泪。“我不愿意提这事,说起来就伤心。那天我在茶园里采茶,听说庆亮进医院抢救了。”后来有村民跟她说,“庆亮走了”,“我当时眼泪哗就出来了。”刘广荣说,正因为有了庆亮书记,整个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这么大的提高。“现在不仅每月可以在茶园上班,还能有1500块钱的收入,我这么大年纪了,很幸福。”
大陡山村现任村支书苏庆恺告诉记者,截止2015年底,大陡山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4000元,村集体总资产达1亿元,村集体营业收入突破500万元,是泰安市出了名的富裕村。
当干部就要清政廉洁,率先垂范
“庆亮书记常说:‘干事业就得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当干部就要清政廉洁,率先垂范’。”苏庆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凡是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他总是冲在前头。20多年他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陡山村富了起来,村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作为村支书的苏庆亮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有些苛刻。
1999年,京福高速公路服务区落户大陡山村境内,他主动为施工单位提供方便,积极协调处理村民占地补偿等问题,对方感激地给他送来礼品,被他婉言谢绝。服务区从大陡山招收临时工,让苏庆亮的父亲去当门卫,父亲高兴地上了班。他知道后,硬是把这份工作让给了一个贫困户。为此,爷俩闹翻了脸。父亲质问,咱村到服务区上班的人这么多,我也是村民,你凭什么不让我去?他说,就凭你是我爹,是支部书记的爹!
2013年,天平街道纪工委书记程丽华到大陡山村帮助筹备全国基层组织现场会,那段时间大家都夜以继日地忙碌,休息的空档都喝茶提神,但苏庆亮却喝白开水。当时程丽华就问他:“怎么不喝茶?”,他说:“其实我也不是不想喝,主要是怕别人说自己沾集体的光,影响村干部的形象。”
由于工作关系,8年间,程丽华与苏庆亮打交道最多,她说,苏庆亮考虑的都是大陡山和大陡山的父老乡亲,唯独没有考虑他自己。
如今全村人都富了,可庆亮书记一家三代六口还还住在村内的旧平房里,院落狭小到只是条一米多宽的走廊。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有的只是他满墙的奖状、与各级领导的合影和一摞厚厚的工作日记。其中,2005年10月启用的笔记本上,苏庆亮工工整整地写着: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职责是什么……敬业、为民。村民都了解苏庆亮的家庭状况,说苏书记这一走,每月那3000多元的工资没了,家里就变成贫困户了。
就是凭着这种近乎苛刻的工作精神,大陡山村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目前,村里已经建成绿化苗木基地460亩,有机茶园600亩,建起了茶厂、砖厂、旅游接待中心、青少年拓展培训中心等。现在,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安排了合适的工作。不论男女老幼,都享受到了发展成果。
干就干好,有第一就不争第二
对工作,苏庆亮经常说,“干就干好,有第一就不争第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标准,就自责不已。经过前些年的发展,在众人看来大陡山村已经很好了,可苏庆亮并没有满足。
岱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明法回忆说,2012年,全区实施“强村固基”工程,提出了“弱村变强、强村更强”的目标。当时,大陡山村集体收入已经达到200多万元,属于公认的强村了。正当要在全区推广大陡山村发展经验的时候,苏庆亮却坐不住了。他几次主动找到部里,诚恳地说:“听说区里要把我们村列入强村,其实我们还有很大差距。现在村里确实遇到发展瓶颈,要想实现更大的发展,我是一点招也没有了,还请区里多指导帮助。”
苏庆恺说,工作中一遇到难题疙瘩解不开,他就夜不能寐,常常凌晨两三点钟找来村干部商量办法。长期超负荷、透支式的工作状态,让苏庆亮积劳成疾,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神经性耳聋。到了2015年,虽然经过几次住院治疗,但是苏庆亮的身体状况仍不见好转。上级党组织考虑到这个情况,决定不再让他兼任村党支部书记。
2016年3月,区委、区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把大陡山村脱贫致富的经验推广到全区,任命苏庆亮担任扶贫办公室副主任。面对“小康路上不能有一户掉队”的扶贫目标,他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区17个乡镇的82个贫困村,为精准扶贫工作东奔西跑,殚精竭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7月24日下午5点,全国劳动模范、岱岳区扶贫办公室副主任、岱岳区天平街道办事处大陡山村党支部原书记苏庆亮,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
46岁,苏庆亮走完了短暂而匆忙的一生。他信念坚定、一心为公,他担当实干、奋发有为,他心系群众、倾情奉献,他严于律己、清廉正派,他匆匆走完了生命的里程,用短暂的一生在“金陡山”上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