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 需要红色精神支撑

2016-10-24 19:2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24日讯(记者 石磊)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弘扬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更好履行新闻工作的职责、使命,我同省内40余家媒体记者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淄博市沂源县革命老区采访体验生活,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开始之前,我心里还在琢磨,为什么选择沂源呢?当我一踏进沂源县革命历史纪念馆,看着纪念馆里的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听着那些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我心里的疑惑打消了,觉得能亲身来到沂源这片红色的土壤上是多么的幸运。

  在标志性的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并宣誓,当铮铮的话语传到耳朵时,我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国家的繁荣昌盛是由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实现的,如今传接棒交到我们的手上,我们应当担负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如今硝烟已散,但记忆不会断。在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墙上,张贴着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广光大。在朱彦夫纪念馆,墙上也挂着朱彦夫讲过的一句话:在别人眼里,我似乎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但我认为,幸福是有层次的。起初,自己走几步不摔倒,就是一种幸福;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为群众多办点好事,也是一种幸福;苦熬7年,携程《极限人生》,奉献社会,更是一种幸福。奋斗着,就是幸福的。这两句话不谋而合地阐明了一个道理:伟大的梦想奠基于奋斗精神和开拓勇气。

  当今的世界,发展与危机并存,如何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经济的“弯道超车“,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着如此深切的渴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此次的沂源革命老区行,不仅让我了解了沂源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灵魂接受了洗礼,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为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殷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