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三个市民化”各有侧重点

2017-02-14 15:2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14日讯(记者 殷会丽)《山东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和农村地区就地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介绍了三个市民化的各自侧重点。

  王玉志表示,针对我省城镇化发展实际,《规划》提出了统筹推进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和农村地区就地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方案,既考虑到三个市民化有着共同的目标,相互联系、内在统一,又考虑到他们生产、生活环境存在差异,面对的主要矛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所差别,工作着力点各有侧重。

  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镇外来务工人员是离开户籍所在乡镇、在县城以上城市生活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目前我省存量约为841万。针对这部分人群特点,要按照“进得来、留得下、融得进、有保障、能发展”的原则,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其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难题,共享城镇公共服务,并继续保留农村相关权益,引导鼓励其在城镇落户,到2020年实现680万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

  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是指户籍在城中村或城边村的居民;城中村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村庄,城边村是城市建成区以外,2020年规划区以内的村庄,这部分人群的总量约为815万。针对这部分群体,要以消除城中村城边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重点,统筹推进社区化改造、集体经济改制和管理模式转变,逐步解决“半市民化”问题,到2020年实现700万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完全市民化。

  农村地区就地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地区就业转移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在乡镇,且在本乡镇内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到70%以上的劳动力,目前全省总量约为800万。针对这部分群体,重点是强化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等就地市民化载体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到2020年实现320万城乡兼业人口和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市民化。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