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城市轨道交通未来五年内部分线路实现运营

2017-03-18 16:05:00 来源:胶东在线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经过过去五年的接续奋斗,烟台正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对于未来五年的全市工作,报告提出,将聚力突出规模总量攀升和质量效益提升,使烟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聚力突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使烟台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聚力突出更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使烟台营商环境发生新变化;聚力突出重大战略重点板块重大项目带动,使烟台发展硬支撑得到新提升;聚力突出共建共享,使烟台人民的生活再有新改善。

  到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左右,并力争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主要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平均水平。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报告摘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活力四射、动力澎湃的创新型城市。

  【解读】改造提升食品加工、黄金、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化工五大传统产业,突破发展新材料、海工装备、汽车制造、核电装备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千亿级的医药健康产业、千亿级的精细化工产业、千亿级的核电装备产业、千亿级的航空航天产业。到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万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5%。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科技型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在医疗健康、养生养老、旅游休闲、文化体育、商贸流通等领域打造新亮点;推动公共服务业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领域开辟新空间。高起点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绿色化发展。在苹果、葡萄酒、海珍品等优势农产品领域,加快建设辐射国内外市场的生产中心、加工中心、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中心,打造中国著名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大力引进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为代表的领军人才,积极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广泛引进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创业强将”、“能工巧匠”;落实“烟台优才卡”和领导干部联系专家等制度,建立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机制,把烟台建成英才汇聚之地。

  深入推进国企国资、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最大限度推进“一站式”审批,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规范各类执法、收费行为,做到目录之外无收费。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努力把烟台打造成行政审批最少、服务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

  驰而不息抓开放促发展

  【报告摘要】抓住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机遇,驰而不息抓开放促发展,努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解读】围绕壮大汽车船舶、海工装备、核电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大力引进有生命力的优势产业项目;聚焦发展生物医药、增材制造、机器人、节能环保等产业,引进有爆发力的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用好国家放宽服务业利用外资准入新机遇,大力引进有带动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突出由农业生产领域向“接二连三”复合产业领域延伸,大力引进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项目;围绕重点区片开发、旧城旧居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有承载力的城市建设项目。实际使用外资五年累计要达到120亿美元以上。

  到202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00亿美元以上。积极稳妥支持企业有序“走出去”,鼓励有综合优势的企业立足开拓市场、加快技术创新实施国际化战略,建设源自烟台的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资源富集国家,建设资源供应基地;鼓励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方式,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报告摘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协调发展。

  【解读】主动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在打造烟威都市区中率先而为。到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6%。提升主城区繁荣度,以都市化为方向,深度挖掘内涵,高度提升品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依托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县域城市;建设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的特色小镇,推动有实力、有潜力的中心镇建设小城市;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以入选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为契机,以发展临港、涉海产业和建设“海洋牧场”“海上粮仓”为重点,打造海工装备产业之都、海洋生物产业基地、航运物流中心、海洋文化旅游胜地和现代渔业基地。

  以健全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为目标,加快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航道、芝罘湾港区搬迁改造等工程,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型港口群;全面优化铁路网络,城市轨道交通未来五年内部分线路实现运营,龙烟铁路确保今年开通,潍莱高铁争取与济青高铁同步通车,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环渤海高铁潍坊至烟台快速铁路争取早日开工。

  加快建设“生态城市、美丽烟台”

  【报告摘要】烟台拥有令人向往的秀美山川,我们要倍加珍惜原生态,精心打造新生态,加快建设“生态城市、美丽烟台”。

  【解读】实施“四大造林工程”,造林、修复退化林50万亩;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减排,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到2021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让蓝天永驻、空气常新、碧水长流。

  抓好中瑞低碳城市合作、中德低碳生态城市示范试点等项目建设,做大培强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产业形态绿色化。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清洁生产方式和低碳消费形式,构筑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发展格局。

  实行项目建设“环保一票否决制”,建立最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体系,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聚力突出共建共享

  【报告摘要】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解读】调整产业结构以企业增效、职工增利、财政增收为目标,城乡建设以便民利民为核心,公共财政优先保障民生投入并逐年增加,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推动各种类型、各个学段教育全面均衡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建立健全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事业,抓好以基本养老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存量棚户区改造任务,积极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等群体的住房困难。

  确保今年底省定重点村全部脱贫,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销号”,并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扶贫脱贫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
新闻关键词:烟台产业发展共享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