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名单昨日出炉 山东三高校、六学科入选

2017-09-22 09:45:00 来源:济南时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时报9月21日讯 21日上午,教育部发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下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包括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驻鲁高校中,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入选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述三校的6个学科入选建设学科。

  记者梳理发现,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全国39所985高校全部在列,其余3所则为211高校,其中A类36所,全部为985高校,山大和海大均在其列;B类有6所,其中3所是985高校、3所为211高校。据教育部介绍,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独占8所,稳居首位;第二名是上海,有4所高校;第三位则是陕西,有3所高校。有2所驻地高校入选的山东排在第四位,同有2所高校的省份还有天津、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95所,其中71所为原“211工程”院校。有24所非原“211工程”院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起底建设学科数量,北京大学以入围41个学科排名第一,清华大学入围34个居第二,有18个学科入围的浙江大学排名第三。而山东大学建设学科名单为数学、化学;中国海洋大学的建设学科名单为海洋科学、水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建设学科名单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起底山东“双一流”

  山东大学:数学入选意料中,文史未中很遗憾

  21日,不少山东大学师生校友的朋友圈都在讨论“双一流”建设名单的话题。对比来看,数学入选,不少人认为是意料之中,因为山大的数学学科至今在国内仍身处顶尖行列,曾任校长的潘承洞就是数学家。此外,蔡天新、王小云、展涛等,也是校史上有名的数学家。

  资料显示,数学学院是山大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30年的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当时数学系主任由理学院院长、著名数学家黄际遇兼任,这标志着该校数学学科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山大数学系在国内较早建立起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控制论4个专门化方向,后来又建立了概率统计、计算机科学等专门化方向,打破了单一的数学专业格局。2000年新山东大学组建后,山大、山医大和山工大三校数学力量汇聚,2008年正式更名为数学学院。目前,山大数学学科已形成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并拥有中科院院士彭实戈等一批杰出数学家。

  “文史见长”是外界素来对山大的总体评价,但此次与文史有关的专业均未入选,有不少校友觉得“遗憾”。例如在最近的一次2012年的教育部本科评估中,山东大学的考古学专业在全国的排名其实也是高居第三,只不过在此次入选考古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校只有两所,恰好是2012年排在山东大学之前的北京大学和吉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科世界第三

  今年4月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发布了2017年全球大学学科排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三,可见其实力。

  事实上,在教育部正式名单公布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早已摩拳擦掌,为“双一流”建设蓄力。9月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和新能源研究院四大学院院长。9月21日,该校一名负责招聘的老师对媒体表示,此次公开招聘学院院长尚属学校首次,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为“双一流”建设做好准备。

  时间再往前推,5月中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两校领导、专家接连三天在青岛联合召开“双一流”建设工作对接会,深入研讨“双一流”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案编制工作。而据官方报道,两校这种大规模、高层次的集中研讨会近年来并不多见。

  中国海洋大学:学科优势明显,多年全国领先

  中国海洋大学入选的海洋科学专业和水产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大的优势,在2012年的本科评估专业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的这两个专业也都是高居第一。而在一份《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中,海洋大学的实力亦得到证明。该报告中推出的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显示,中国海洋大学1个学科荣膺中国八星级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世界准一流学科队列;1个学科荣膺七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队列;2个学科荣膺五星级学科……是山东省学科实力最强、学科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高校,是山东省“双一流”战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核心力量。

  ●答疑解惑

  “双一流”与985、211有啥区别?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囊括了全国所有的985高校和3所211高校,有人不禁提出疑问:“双一流”建设难道只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另一种叫法?答案是否定的。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有业内人士认为,以“双一流”建设取代985和211工程已是共识,他们的一个较显著区别就在于,985、211高校就像产品出厂时的标签,没有高校退出的、外界高校也进不去;但“双一流”建设是一个动态体系,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且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而非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建成还要看最终成效。

  入选的高校就“一劳永逸”吗?

  为何这些高校能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实施办法,遴选条件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六大方面。入选就能“一劳永逸”吗?三部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这也就意味着,入选高校谁也不会“一劳永逸”,此次未入选高校仍可通过努力跻身这一行列。

  中国高等教育振兴历程

  ●1995年

  “211工程”启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1999年

  “985工程”启动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2011年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启动分为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2年

  “2011计划”启动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