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十大举措 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市域均衡"

2017-12-26 10:07:00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青岛第二实验初中,与会代表对创客工场中学生们的3D打印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12月25日,全国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举行,全国各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岛城,展示并分享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典型经验。半岛记者从推进会现场以及实地探访了解到,青岛连续两年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去年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居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真正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会议当天分三路实地考察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育才初级中学、凤凰岛小学,市南区青岛第五中学,崂山区麦岛小学、育才学校,市北区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城阳区天泰城学校等7所中小学。各所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教学理念的先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为每个实地参观的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据悉,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按照全国一流、青岛特点、创新示范的要求,以改革促均衡,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青岛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等12个国家级改革试验区。

  2012年,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2012年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到2015年底,青岛市10个区市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验收,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2014年~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均排名第一。2016年,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居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

  日前,青岛市政府印发实施了《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全面实现县域均衡的基础上,将统筹推进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纳入全市教育发展重点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实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一体化投入等十项举措,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现从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从促进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从外延均衡向内涵均衡的新跨越,真正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原地改扩建换新颜,联姻高校共享优质资源

  来到青岛五中,无不感受到这所学校浓厚的现代化气息,智能化教育教学设施完备,还挂着青岛大学实验中学的牌子。据负责人孙晓梅介绍,今年学区内三所学校与青岛大学合作办学,共同成立了青岛大学实验中学以及两所附属小学,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员联动、管理共建。这也给了青岛五中高平台、新发展的支撑。她介绍,青岛五中得益于市南区的一系列举措,已经成为市南区优质均衡一体化、全域全面现代化的缩影。

  市南区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以初中招生服务范围为基础,将全区9所初中、28所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划为“六大”学区。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实行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或电脑派位升入初中的办法,推动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区域100%中小学按学区九年一贯划片对口入学。

  此外,市南在全市率先建成标准化食堂,让学生吃上安全营养午餐,所有校服也统一免费配发。2010年启动改扩建,在老城区土地供应有限的背景下,该区以每年两所学校的建设速度,在土地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办学面积四到五倍的扩大,青岛五中便是一个例子。

  记者从市南区教体局了解到,市南区立足构建优质均衡一体化,推进全域全面现代化,教育保障现代化、教育治理现代化、育人方式现代化,合力构建起“市南教育”的品牌。该区着力构建六大学区,在全市首创探索小学、初中纵向衔接、横向协作的学区制办学模式。各学区立足统筹招生培养、统筹教师资源、统筹课程建设、统筹教学研究、统筹教育资源、统筹家长资源的主要任务,探索完善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六大学区成立学区理事会,并将区域51个幼儿园纳入学区制管理,推进核心素养课程实验,积极探索建立学区“菜单式”课程,尝试构建满足学生需要、立足学校实际、体现学区特点的幼小、小初衔接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区内各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化共建、特色共荣,从而促进区域教育品质的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

  集团化办学,多种尝试促进教育均衡

  干净整洁的校园、“高大上”的创客工场、随时随地可连接的高速无线网、精彩纷呈的学生社团活动……12月25日,记者走进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这所按照高标准建成的现代化学校处处都是昂扬向上的景象。据校长战志蛟介绍,学校根据每一个学生发展需求,量身打造了40多个学生社团,内容涵盖人文、艺术、科技、体育、生活等多个领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从中找到兴趣点。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让学生家长们受益,更通过学区制探索、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惠及周边学校及部分新校的发展。今年新启用的市区最大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滨海学校就纳入到了青岛第二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实现名校带新校,共享集团内的优质师资、优质教育资源。青岛第二实验初中会派优秀老师到青岛滨海学校交流经验、上示范课等,青岛滨海学校也会定期派老师去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教育集团内部交流使优质资源效益最大化,让集团内的教师和学生们都受益。

  据了解,集团化办学是市北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一大重要举措,通过输出优质管理、品牌课程与骨干教师等,既能实现新校的高起点发展,也能促成弱校的华丽转身。目前,全区先后成立了台六教育集团、平二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初中教育集团、青岛四十四中等4个中小学集团及5个幼教集团。

  同时,作为全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市北区率先实施学区制改革,还在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已有青岛五十三中、青岛启元学校、青岛滨海学校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明年第六学区还将进行学区内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模式,可实现幼、小、初“一条龙”式衔接。

  此外,市北区还先后引进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等一批名园来市北举办分园;引进青岛实验初中来市北办广雅中学、青岛第39中举办市北分校,为市北区北部原本稍显薄弱的区域增添了2处优质教育资源。分校与本校在重大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活动、集体备课、学业检测及质量分析与监控等方面保持“五同步”,真正开辟了独具市北特色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局面。

  生均经费逐年提高,渔村小学蝶变

  崂山区的学校也是看点十足。记者了解到,崂山区推动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自2015年起每年设置1000万元的学校特色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支持学校特色发展。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标准全省最高基础上,每年按照100元/生/年标准递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提高至每年1050元,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至每年2750元、2950元。今年还为8所学校创建了高标准的VR教室,实现师生的沉浸式交互学习,明年计划再为10所学校配备VR教室。

  麦岛小学是该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之一。始建于1919年的崂山区麦岛小学,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三度迁建终坐落海口路39号,同时也实现了现代化的蝶变。之前的麦岛小学堪称一所渔村小学,仅有27间教室、6间教师办公室,自2005年麦岛片区整村改造,这所小学慢慢走上了蝶变之路。新校2013年9月正式启用,朝高标准、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学校迈进。

  接过麦岛小学接力棒的杨屹校长说,历史沿革及学校所处位置,决定了学生组成的多样性。原麦岛小学主要接收麦岛村村民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周边新社区建成后,又有了新社区儿童加入。目前,学校共有在校生811人,其中麦岛原住民子女324人、占40%,外来务工子女383人、占47%,新建社区居民子女104人、占13%。社区生源主要集中在低、中年级。生源特点决定高水准的均衡教育是学校的必然追求。在崂山区支持学校特色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下,麦岛小学食育课程、科创课程、阅读时光课程等具有“麦小特质”课程群建立起来。食育课程更成为麦岛小学的必修课,从四年级开始进入了学生的课程表。师资队伍也不断优化,自2013年9月以来,新增近30名教师中,有7名硕士研究生学历青年教师。学校的VR教室实现师生的沉浸式交互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遍布校园连廊,食堂更是统一配备了食品溯源系统,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在崂山区呈现出来。

  崂山区同样推动与高校的联姻。崂山区育才学校校长崔仁波介绍,作为2013年启用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他们推动了与青岛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办学,成为青岛科技大学附属学校,不仅助推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让学生充分共享了青岛科技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等丰富教育资源,为学生拓展学习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推行教育发展共同体,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走进城阳区天泰城学校,无处不在的戏剧元素让人印象深刻。据校长黄祖顺介绍,学校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剧社,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过读剧、看剧、编剧、演剧的过程,都感受过儿童戏剧的魅力。在各省市代表考察期间,学生们为大家表演了一段精彩剧目——《瞧,这群阳光少年》,剧情大致讲的是小姑娘王前一开始表演找不到感觉,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同学们是如何帮助她渡过难关的。同学们在表演期间,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扎实的台词功底、自信的精神风貌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更让人记忆深刻。

  目前天泰城学校在城阳区收获了家长们极高的口碑和认可,今年一年级招收了7个班300余名新生。可谁能想到学校在2011年建校之初,首批学生只招到了两个班78名学生。黄祖顺校长告诉记者,学校迅速发展得益于城阳区近几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强区”战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同时,城阳区积极推行“教育发展共同体”改革,进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使像城阳区天泰城学校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和带动区内其他薄弱学校的发展。据了解,城阳区的局属义务教育学校与1~2所各街道学校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特别是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街道优质中小学与1~2所街道内同级学校或民办学校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实现师资、课程、教研、教育资源、家长资源“五统筹”。

  在教育发展共同体中,优质学校学科骨干教师承担学科教学展示任务,为街道学校学科教师提供直接的课堂观摩学习机会,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共同体学校实行教师柔性流动制度,打破人事关系壁垒,实现“校际共享、互动双赢”的人才交流机制;开展“班级与班级结对”“学生与学生结对”等联谊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书信、网络、家庭联谊等多种方式相互联系……种种方式使学校发展共同体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截至目前,城阳区80%以上的中小学参与了“教育发展共同体”改革,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学校差距进一步缩小,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全覆盖。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