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四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

2018-06-19 09:42: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期间,访社区、进农村、入车间,到群众身边问疾苦,与老百姓拉家常。饭菜可口不可口、价格贵不贵,对社区有哪些新要求,生活上有哪些困难,这些群众的身边事,总书记件件问在细处、记在心里。“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加强村规民约建设、移风易俗,为农民减轻负担”,总书记一句句谆谆教诲,透着浓浓的为民情怀,在细微处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该如何亲民、爱民、为民着想。在山东考察结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对山东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全面要求,要求我们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总书记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殷殷初心,让我们深感温暖、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把总书记与群众在一起的每一个暖心细节、每一个感人瞬间串到一起,就是一幅人民领袖与人民群众手拉手、心贴心、同呼吸、谋幸福的动人图景。“总书记与山东人民心连心”“跟着总书记走最幸福,最有干劲”是全体山东人的切身感受。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树牢“四个意识”,向总书记对标看齐,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总书记对我省民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一项一项落到实处,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扎扎实实多谋民生之利、切切实实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首先要有为民情怀。把群众当成自家人,把群众关心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最真诚最质朴的情怀投入到民生工作中,才能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民生工作时,要付出真情,带着真情、真心、真诚深入群众,与群众坦诚交流、平等相待,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勇担当、不避让、不绕行,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有“天下尚有穷苦人”的悲悯之心,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特别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以及城市困难群众等最需要帮扶的重点人群,对他们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城乡救助体系,确保兜住民生底线,使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户困难家庭、每一位困难群众。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持续加大投入、补齐保障短板。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全社会高度关注,群众还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要聚焦聚力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拿出真金白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平安山东建设,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持之以恒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加强民生领域的督促检查,结合总书记对我省民生工作的新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对我省去年以来出台的各项民生举措来一次回头看,加强对办理进度、资金投入、政策落地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推动各项民生举措落实落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长期以来,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前,但能耗污染也是靠前的,在发展经济中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突出大气、水、土壤防治三大重点,进一步加强近海海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不断开创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新局面。要全力推进“四减四增”,集中力量打几场标志性战役,坚持源头防治,聚焦优化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四个结构,明确目标、配套制度、完善奖惩,做到打一仗进一步、积小胜为大胜,确保年年都有明显变化,三年实现根本好转,真正使山东山绿起来、水清起来、环境美起来,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享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