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棵树到满城林,山东“塞罕坝”造绿60载盐碱地上写传奇

2018-10-11 11:36:00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棵树,曾经这里只有一棵树,现在,周围已经种上很多小树苗

   

  上林下渔抬田造林模式

  鲁网10月11日讯  初到东营河口区的人,对这片位于黄河尾闾之地的印象,是油洲+绿洲,这里不仅是胜利油田的主战场 ,更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生态绿色屏障。但这一片绿色的生机盎然,是河口造林人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在不毛之地的荒原上建成的,堪称又一塞罕坝。

  河口孤岛地区造林绿化建设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60年,共青团山东省委动员七个地方3507名共青团员和优秀青年,进驻荒无人烟的“大孤岛”,支援林场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迈出了让荒滩变绿洲的第一步。

  “刚来到这里,白花花的一片,一片荒芜,放眼望去,没有树,也看不到人,睡一觉醒来,被窝里都是土,蛇进到家里来是常有的事”,81岁的时锡惠老人回忆刚来河口时的生活场景说,58年他从林校毕业,分配到这里造林,就再也没离开过,是河口第一代的造林人。孤岛林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一代代河口林业工作者在这里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扎根荒滩、艰苦奋斗,让盐碱地焕发了盎然生机。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河口有个著名的地方,叫“一棵树”,这棵树之所以成为一个地名,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这里是黄河故道,可能是河水带来了一颗树种子,在这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树,是荒芜的土地上唯一的一棵树,于是就成了这里的地标,“一棵树”地名由此得来。可见,当时的环境是多么恶劣。1992年某电视台的知识竞赛有道问答题:哪个城市没有树,答案是东营,哪个地方电线杆子比树多,答案是河口。这些看似笑话的故事都反映了当年环境的恶劣,也看到了拓荒人的艰辛。

  “有时人们来这里常疑惑地都上霜了?其实这不是霜,因为这片土地盐碱度非常高,所以地上看起来白花花的。”河口区林业局局长孙卫东说。河口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北侧。区属范围内生态环境脆弱,历史因素导致地下水位高,土地盐碱化程度重,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高,这就是这片盐碱地成为“绿化禁区”的原因。

  面对这片贫瘠荒凉的盐碱滩涂,河口区从未停止过对盐碱地治理的探索和追寻。2007年,针对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地下水位高、造林难度大的问题,东营市决定实施以农田、路域、水系联网为一体的“三网”绿化工程,河口区作为试点县区,实行“三网合一”的综合开发,根据不同地块的盐碱程度,借鉴“上农下渔”的成功做法,对低洼盐碱地实行筑台造地、台面造林,同时坚持适地适树,科学栽植,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另外,河口区采用混交林的科学种植方法,将白蜡、国槐、海棠等品种间隔种植,达到了合理利用阳光、土壤以及生物防虫的目的。在政策上,按工程类别制定详细的补贴方案,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造林绿化。截至2018年9月,全区林地面积达到23.11万亩,湿地15.5万公顷,经济林4万亩,林下种植6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均达到19.2%。

  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同时,河口区把提高森林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着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区域生态绿色廊道建设、森林围城建设、绿色小镇建设、绿色村居建设、生态林网建设、湿地修复工程、优质果品基地建设、柽柳封育示范基地建设、植物园休闲观 光工程等10大重点工程,最终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河口区人民始终牢记誓将荒原变绿洲的初心,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不断奉献,代代传承,在不毛之地的荒原上建成了万顷森林,为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王丽雪
新闻关键词:造林河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