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设海洋牧场6万余公顷 居全国首位

2019-01-22 15:0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22日讯(记者 王琦崴 徐英淦)1月2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登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山东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主抓5方面的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首先是坚持规划引领,深入谋划海洋牧场发展战略举措。《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确立了“一体两带三区四园多点”的空间布局,2018年启动实施了山东省海洋牧场示范创建新一轮三年计划。根据不同自然属性,制定了5种类型海洋牧场建设标准,差异化推进牧场发展。目前建设海洋牧场6万余公顷,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83处,其中国家级32处,占全国的37%,居全国首位。

  其次是坚持绿色发展,提升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行多营养层级生态循环模式,开展生态严重退化海域的人工鱼礁建设,科学投放10余类具有庇护水生生物、增加水域基础生产力作用的礁体1600万空方。据测算,人工鱼礁区投礁后3年内生物量增长6.7倍。同时定向投放水生生物苗种,增加海洋生物资源量。选划了235处省级海洋增殖站,累计增殖放流鱼虾贝藻各类苗种783亿单位,主要增殖资源综合直接投入产出比达1:17。

  再次是坚持科企协同创新,打造海洋牧场合众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优势,引导科研教学机构与重点企业对接,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科研单位”的“大渔带小渔”模式,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省参与海洋牧场建设的规模以上企业达130余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10余家。

  然后是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培育海洋牧场“新六产”。坚持海陆统筹,推行海洋牧场“一厅、一室、一院、一馆”的“四个一”建设,提升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见性和可控性。按照“礁、鱼、船、岸、服”五配套的建设思路,培育基于海洋牧场的休闲海钓产业,创建了15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带动了海洋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据测算,休闲海钓活动拉动的消费总额是所钓鱼品价值的53倍。精心设计了“渔夫垂钓”品牌,“到山东、有鱼钓”成为业界共识和山东旅游新热点。同时,以海参、海藻、海洋贝类三大品种为骨干,大力发展海洋牧场产品精深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产品增加值。

  最后是坚持信息装备支撑,建设“智慧海洋牧场”。推进海洋牧场观测网建设,布设23处海底观测站,打造“透明海洋牧场”,对海洋牧场水质和水动力等生态环境参数实施在线监测,实现了对海洋牧场的“可视、可测、可控”。探索建设集资源管护、气象水文观测、安全保护、物资补给、特色旅游、环保治理、海洋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多功能平台39座,成为离岸海洋牧场建设的现代化支点。2017年以来,我国首艘4800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和首座自主研发的全潜式大型智能网箱“深蓝1号”相继建成下水,开赴黄海冷水团水域养殖三文鱼等高价值冷水鱼类,推进海洋牧场走向深蓝。

责任编辑: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