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们为什么对山东动能转换有信心?

2019-05-17 09:01: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当前,已经全面起势的新旧动能转换,正朝着“三年初见成效”的既定目标“快马加鞭”。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与会人员实地观摩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济南6市。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派出采访小分队一路跟随,看到各地正踏准时代节拍,加快追梦步伐,个个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而从企业家们口中,我们可以听到一个高频词:信心。

   

  德州高新区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这是全球唯一落地即启动全球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国内唯一全部核心技术正向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今后企业总部设在禹城,将在全球设立40多家SKD总装厂,对此企业非常有信心。

  东营国瓷公司开发出高导热陶瓷基板、消费电子陶瓷外壳等特种陶瓷材料,产品之丰富令小分队目不暇接。企业负责人语气坚定:力争5年内销售收入由20亿元增长到100亿元。

  淄博高新区正在打造生态体系完备的千亿级MEMS产业集群,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是这一产业的领军人,尤政将这里的未来发展目标定位为:MEMS产业世界高地。

   

  在济南费斯托全球生产中心项目现场观摩时,这家“隐型冠军”企业的一位德国负责人认为,这里是该集团在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高端产品生产中心,对企业在济南的发展充满信心。

  ………

  一边进企业、下车间、看项目,一边在思考,企业家们对自身发展以及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信心来自哪里?观摩最后一站抵达济南国际金融城项目现场,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徐群的总结带来很大启发。他将动能转换的主要经验落脚到两个字:环境。

  这让人想到中国经济的“南北问题”。实际上,造成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环境的差距。

  这一点,山东的决策层也是心知肚明。省领导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企业、项目来山东,没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政策,但山东会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最好的环境。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标先进,不断摸索,逐渐营造出提升企业家信心的环境。

  观摩时,徐群给出了一个环境“金字塔”理论。提升企业家信心,首先要有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这是“塔基”。政务环境如何,主要体现在一个地方市场准入门槛是否低、企业负担是否重、投资空间是否广、办事是否便捷等方面。

  在这一点上,费斯托的一位德国工程师为济南点了赞:去年12月14日,费斯托全球生产中心项目在济南一天内同时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创造了建设领域规模以上外资项目快速审批的全国纪录。他说:“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中国首个原创抗艾滋病一类新药项目落户后,齐河仅用了3个月就为企业搭建了高标准的厂房,德州市委书记陈勇说,基本上刚有了土地指标,齐河就开始行动了。值得一提的是,禹城的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前全国有46个园区同时在争,禹城将其“拿下”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服务企业的高效率。

  这样的政务环境,不正是“一次办好”改革所孜孜以求的吗?当然,这还不够。企业的发展不光需要手续办得快,企业运营中,在投资、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难题。“金字塔”中间层由此衍生,那就是:“企业吹哨、部门报到”。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建设两步炼铜工艺示范及产业化项目,需要一个平时不多见的超大厂房,东营开发区推出“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发挥了关键作用——仅用了8个月时间,这一难题被东营开发区破解,新厂房盖好了。

  企业有所需,政府必定有所为,让企业专心专注“墙内”的事情,“墙外”之事则由政府来办,这样的环境谁不心动?

  做到这一点,还不能满足。“金字塔”再往上,塔尖是“我负责生态,你只管生长”,也就是我们到南方考察学习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企业想到的、想不到的,政府都有所考虑,并以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营造出企业茁壮成长的生态。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厂、水泥厂和矿山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以MEMS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与会人员在讨论中,一致认为淄博高新区的秘诀是,建立了“园区管委会+运营公司+产业基金+N服务”的创新管理体制,让资本链与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无缝对接,让“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个要素同台唱戏,深度融合。

  这就是平台的作用、生态的价值。正如省科技厅厅长唐波所说,为什么搞计算机的喜欢往中关村跑?搞光电子的往武汉光谷跑?说到底,是人家那里有该领域创新创业的平台、生态,能让创业者尽管发挥技术所长,其它事情不必费心劳神。

  好的环境,不仅是为了对外招商,同样是为了现有企业发展。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创业者无论来自哪里,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必须在政策上同等对待。

  好的环境,既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又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创造、尊重企业家的土壤,这比眼睛只盯着项目资源重要得多。

  好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塑成,而是要有匠心、细心、耐心,一点一滴积累,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个地方,动能接续顺不顺利,“双招双引”成效好不好,是否可以在观摩时能自我审视一番,从中找到一些原因呢?(据新锐大众)

责任编辑:王丽雪
新闻关键词:企业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