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传承带就业 看山东如何“刷”出非遗“存在感”

2019-06-03 09:42: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5月29日,沂蒙山区腹地的山东省沂水县吴家楼子村沂蒙小棉袄加工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车间负责人吴照京告诉记者,端午节前夕,车间内的民俗荷包产品订单量激增。车间工人忙不过来,又在村里找了几位乡亲帮忙。

  近几年,在山东,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非遗传承人或保护单位的事,越来越多民众也通过了解、学习非遗技艺,增强了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甚至还借助当地非遗项目获得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自从2013年返乡创业以来,吴照京越来越忙。他瞅准的沂蒙小棉袄加工,是临沂市级非遗,也曾是沂蒙山区家家户户都会的手艺。

  在当地文旅部门的帮扶下,吴照京用5年时间把吴家楼子村的纯手工缝制沂蒙小棉袄做成了品牌。车间工人大多是村里妇女和老人。村里优美的环境配上车间的民俗产品,让近两年为寻沂蒙小棉袄而到吴家楼子村的游客越来越多。2018年,吴照京对车间进行了改造,建起了民俗展厅,专门展示当地的非遗项目。

  多数非遗是植根于乡村、传承千百年的民俗。它们的主要特点是群众基础深厚,但同时也存在创意不足、与现代生活连接不密切等瓶颈。

  2016年,为推动乡村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启动了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该计划提出,鼓励文创企业、设计公司和高校到非遗资源富集地设立工作站,将科研理论成果与现有资源有机结合。

  退休后的杨进邦一直生活在临沭县杨沙埠村。这位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临沭柳编代表性传承人始终坚信,创意是临沭柳编产业发展的动力。

  “我小时在杨沙埠长大,每个人都会做柳编。但村民编织的技艺再精湛也没有市场,因为没有对接市场需求。”杨进邦说,近年来,他注重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联合,发挥他们的创意优势,同时结合临沭柳编的特点,制作的花篮等产品远销欧洲等地。

  打造文旅融合新景观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速推动文旅融合。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在吸引游客方面的优势非常显著。

  在山东省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每周六固定上演的济南皮影戏,受到很多游客的称赞。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说,非遗传承不能只靠几场展览和演出,要常态化地出现,在民众心中“刷出存在感”。

  这几年,李娟组织济南皮影戏创意团队,结合当下人的生活,编创了几个新节目,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展演。展演过程中,在互动体验环节,李娟会邀请几位观众上台,和她一起手持皮影即兴表演,受到广大游客欢迎。

  在山东省菏泽定陶,为叫响“地方戏曲之乡”的品牌,当地把多个非遗地方剧种请进景区。游客在景区逛累了,出口处便设有大戏台,供他们免费看戏。经过几年的努力,定陶的多个景点已发展成“公益戏曲非遗互动体验基地”,吸引了很多游客专程去参观。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关键在于资源的互补,这方面非遗大有可为。”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非遗所所长郭学东说,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现代人出游不再只是看风景,更要体验文化。各地非遗项目所蕴含的独特人文价值,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游客的体验,从而帮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历史。

  郭学东认为,文旅融合为非遗实现科学传承保护提供了机遇。“以前一些非遗项目的地域性特点明显,外人鲜有机会接触。现在通过旅游这一媒介,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到非遗,使其站上了更高的平台。”

  探索校园传承新模式

  非遗传承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让孩子成为新的受众群。

  山东省潍坊非遗项目老猫花灯这几年越来越受欢迎。潍坊外国语学校将其引进课堂,该校美术老师李科介绍,每周一节的非遗课程,由校外非遗传承人授课,老猫花灯课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老猫花灯的制作工艺涉及美术、手工等多个环节,非常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2018年,潍坊外国语学校成立了老猫花灯社团,成为这门技艺在学校传承的主阵地,几十个孩子的作品被选送到省内外展出。

  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近年来,多所学校的课间操改成了鼓子秧歌。这项国家级非遗有2000多年的传承历史。

  阳信县文化馆馆长周和平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外出务工的人员增多,当地的鼓子秧歌队伍规模不断缩小。为传承鼓子秧歌,阳信县文旅部门联合教育部门,提出推动鼓子秧歌进校园。20年来,有上万名中小学生参与了鼓子秧歌的培训课程,为老民俗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责任编辑:王丽雪
新闻关键词:山东省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