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所农村学校流失的生源又回来了,央媒道出原因

2019-10-21 09:45: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社济南10月20日电(记者陈灏)“我们学生流失的势头明显扭转,今年新入学学生比去年多了13人。”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新星小学大荣校区,校长彭飞对记者说,“互联网+”让农村学校学生享受到了城里的优质教育资源,流失的生源又回来了。

  记者来到新星小学大荣校区时,一场“同步课堂”正在进行中:学校五年级的27名学生正在上美术课,授课教师亓倩却远在30公里之外的新星小学,同时给新星小学和大荣校区的孩子们讲授京剧脸谱的艺术特征。

  “生、旦、净、丑,哪个最能被称为脸谱”“脸谱和我们的照片相比,多了些什么”……黑板中央的大电视,让老师和课件近在眼前;教室前方的摄像头和天花板上的麦克风,也让亓倩能即时了解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这些穿越城乡距离的一问一答,几乎没有延时或卡顿,宛如老师就在现场;孩子们积极投入互动,记者担心的冷场情景并没有出现。

  “很好玩!不仅可以学知识,还可以和新星小学的同学们比着学呢。”上完课,学生荣佩琪告诉记者,这个学期她已经上了好几次“同步课堂”的课程,不仅跟得上城里老师的教学,她还能跟着画。荣佩琪自信地说,如今她和城里的学生表现差不多。

  大荣校区曾是东昌府区农村薄弱学校之一,在当地“名校带动”措施的推动下,2016年成为新星小学分校。2017年,“同步课堂”上线,每周四授课四节,在两所学校间架起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桥梁。在新星小学“同步课堂”的课程表里,记者看到,语文、音乐、美术、英语、安全教育等课程是重点。校长张传敬说,课程安排是学期之初根据结对学校的需要制定的。

  新星小学音乐教师贺彦茹自从“同步课堂”开通就参与授课。她说,由于老师不在教学现场,大荣校区的孩子们最初确实有过不习惯。但三四次课程下来,孩子们的活跃度、参与度明显提高了。“我们非常注重互动问题的设计和时机的选择,目标是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课堂。”在她看来,两年多时间过去,大荣校区的学生有了巨大进步,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东昌府区教育局局长于丙凯介绍,目前东昌府区“同步课堂”共建设了35处主课堂、73处分课堂,为3万多名农村学生送去了800余节城市学校的优质课程。依托“同步课堂”的专用网络,城乡学校之间还结对实现了培训、教研的“隔空共享”,推动着当地城乡教育走向基本均衡。

  “这几年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非常大,硬件短板补齐了。和城里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是没有高水平教师。”在东昌府区梁水镇镇拐里王小学,校长魏广秀说,如今“互联网+”将区里的名师资源“送”到农村学校,“同步课堂”、同步备课、同步教研不仅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优质课程,也让学校的年轻教师们在模仿、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成长。

  硬件条件的改善、教学水平的提升,加上招生管理的规范化,让拐里王小学迎来了和大荣校区同样的喜人变化:今年,学校一年级新入学30人,比去年多14人。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