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山东发生哪些“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为何给人以底气和信心?
11月8日至9日,省委召开务虚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会议认为,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经济转型的强烈阵痛,全省上下负重前行,着力以进固稳、整合提升、创新引领、双招双引、强基固本,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发展质量在提升,投资结构在优化,市场活力在释放,虽然存在不少短板,但长远支撑在加强。这些带有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为我们做好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省委强调“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发展质量在提升
以“大象模式”著称的山东经济,前些年发展步伐略显蹒跚:经济结构比较重,传统产能占工业比重70%左右,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70%左右,诸多老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一些新困难又接踵而至。
怎么办?咬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今天的山东,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5大传统优势产业正浴火重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5大新兴产业正积厚成势,新动能增加值占比超过48%。
特别是一、二、三次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前三季度,山东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8%,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7.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7.0%,高于第二产业55.3个百分点。生物药品制造、电子器件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8.4%和22.9%,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9.5、8.4和22.9个百分点。传感器、光电子器件、服务器、城市轨道车辆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8.7%、17.8%、17.3%和5.9%。
投资结构在优化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好项目,就是明天的高质量发展。
两年来,山东各地坚持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未来,加快让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好、引领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尽早、尽快落地生根,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省第一、二产业投资分别下降7.8%和2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占比为1.6∶30.6∶67.8,服务业投资引领作用凸显。
前三季度,山东新动能项目数量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为69.8%,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完成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为87.3%,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新动能投资项目占比增多。
前三季度,全省教育投资增长9.0%,其中高等教育、学前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2倍和28.0%;卫生领域,专业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投资分别增长20.0%和19.8%;文化建设领域,文化艺术业、体育投资分别增长40.2%和29.0%,民生投资力度加大。
前三季度,胶东国际机场、鲁南高铁及京台高速等项目的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29.6%,其中航空、铁路、道路运输业分别增长56.9%、39.3%和3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4.4%,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71.4%,大幅高于去年同期31.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20.9%,占全部投资比重降至10.8%。其中,钢铁、非金属、电力、化工行业投资分别下降41.9%、28.9%、16.6%和14.6%,高耗能行业投资明显减弱。
市场活力在释放
市场活则经济活,实体兴则经济兴。大众日报记者从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山东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达到1007.5万户,列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
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发展慢,一直是山东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市场主体发展质量相比较时的短板。近两年,山东瞄准薄弱环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今天,山东有一亿多人口,有一千多万个市场主体,每十个山东人就有一个市场主体,就是对市场活力的最好诠释。
这些“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来之不易!
正是基于这些“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我们认为山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体现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上,“好”体现在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新动能的成长以及质量效益的提升上。
把握这些“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首先要咬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既要看到眼前困难挑战,更要多从大局、从长远看到众多有利因素正在汇聚,看到发展机遇叠加,发展平台汇聚,发展后劲增强。
把握这些“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关键要变中求进,既要从短期增速升降之“形”中,看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之“势”,更要加速集聚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夯实经济向好发展的基础,把经济运行动态波动的“形”,化为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势”。
当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进入加速期。“不唯GDP,但也不能不要GDP”,稳增长依然是重中之重。正确把握“趋势性和关键性的变化”,就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咬定发展目标,坚定发展信心,强化责任担当,争分夺秒、鼓足干劲,打起精神来、瞪起眼睛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坚定不移地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加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