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教育“顽疾” 听听委员咋支招

2020-01-22 07:1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22日讯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机构,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率达到80%以上,加强中小学规划建设,基本消除城镇普通中小学56人以上大班额,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挥好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作用。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提出了这些“教育之问”。

  消除大班额 教师编制要增加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基本消除大班额,大班额减少了,对教师的需求增加了,教师编制配置是不是应该增加?”省政协委员、济南西城实验中学校长陆彩霞调研发现,从目前济南市教师编制实际情况来看,市内五区编外代课老师占比在20%左右,个别学校超过30%,数据不容乐观。

  陆彩霞表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普遍缺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市内五区教师缺编现象比市区周边更加严重。“设想30%编外教师比例,再加上部分地区同工不同酬现象,据不完全统计,这部分编外教师工资很多不足3000元,教师队伍很难稳定,更谈不上教师队伍的系统培养和专业成长。”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现有学校教师编制核定不符合教育规律是原因之一。按照现有制度,编办每三年对学校核编一次,期间增加的学生人数,只能由学校自己招聘编外教师代课。“这就导致代课教师数量增多,这部分老师一边工作,一边还要准备来年的招聘,每年4、5月份教师招聘季,会带来人心不稳,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陆彩霞建议,以学校为单位,教育局提前一年确定学校招生人数,根据学校招生规模,编办至少提前半年核定下一年学校教师编制数。

  同时,新建学校组织机构及配套编制批复严重滞后。由于城市化推进,近几年,市区适龄儿童上学需求增量较大,配套新建学校随之增加。但现有制度要求,申请组织机构及配套编制需要先建好学校,有了学生,然后才能批复。“很显然,人社部门批复滞后,不符合学校办学实际。建议对新建学校组织机构及编制的审批,应根据学校办学规模,提前半年批复,以利于提前招聘教师,提前签约,确保招聘教师水平。”

  既然开设劳动课 就要列进课表

  去年11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透露,下一步,劳动教育将纳入必修课。

  “有的大学就把劳动课列为必修课,而且没有学分,一下课,学长就带着学弟学妹清扫卫生间和教室。”省政协委员、济南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商华表示,反观我们的学校,即便劳动课程是有学分的,但是大多数打扫卫生的任务依然更多交给保洁人员来完成,“有家长认为,‘我们给孩子交了钱,为什么要干保洁?’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怎么开展劳动教育?”

  省政协委员、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张伟表示,劳动是一种培养方式,即便是让学生扫地,也不能说就是劳动教育了。“除了扫地还要进行其他的劳动教育,很多学校开了这门课却没把它当课程来做,也没有排进课表。”

  调整考试方法方式 破解“越减负越焦虑”

  让学生快乐学习,“减负”是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我省在减轻中小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升学政策的不断调整,家长群体间也出现了“越减负越焦虑”的情况,“许多学生家长在减负制度下,反而更加积极地带孩子参加各类补习班和拓展班。”省政协委员、青岛乐学优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编娄雷说。

  随着新高考、新中考政策陆续出台,升学规则的改变导致学生和家长不能按原来的经验准备升学的内容,使得家长考生的焦虑感大大增加。“加上取消考试大纲,改为‘学什么考什么’,没有了考试的明确范围,更是让考生和家长无所适从。”

  娄雷认为,当前各种教育主体差异较大,升学路径不够明晰。“对于公办学校,目前管理比较统一、严格,但因为实际情况,学校之间的差异依然巨大,家长依然需要想办法协调资源才能够到更好的学校读书。这使得很多孩子每日奔波在路上,严重睡眠不足。”民办学校方面,尽管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因其灵活的升学机会,部分民办学校依然备受家长欢迎,入学难度逐年加大。“各个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学习内容越来越难,学生压力确实很大。”

  同时,娄雷还发现,在利益驱使下,部分社会培训机构夸大了升学政策的残酷性,甚至出现社会培训机构卷款跑路事件。

  如何破解“越减负越焦虑”的现状?娄雷也给出了他的建议,“鼓励从义务教育阶段改变以知识为导向的考试方法,逐渐由考知识到考能力,用考试这根指挥棒引导整个教育转向培育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上来。”

  德智体美劳 还应该加一个“法”

  “我们现在都说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但我觉得还应该加一个字:法。”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解士杰,在看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后,有感而发。

  “2019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194.6万件,将近200万件,同比增长11%还多;我对比了以往几年的数据,基本上每年都是以10%的速度在递增,这说明什么问题?”解士杰说,一方面大家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有什么事情,依靠法治手段解决;但同时也说明,违法的人也在增多。“一年近200万件新增案件,说明每50个人中就有一个案子,这个数字太高了!”

  鉴于此,解士杰建议,让法制课程走进中小学,让小朋友们从小学法、懂法,做遵法守法的好公民。(据山东商报)

责任编辑:王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