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田出动无人机,山东这家家庭农场代管千亩地忙春耕
鲁网3月3日讯 2月28日上午,穿过翠绿的麦地,记者来到兰陵县景亮家庭农场。十几分钟后,一辆簇新的皮卡载着几袋大豆驶来,57岁的农场主蔡文芝走出车门,“去外面买了点大豆来做豆饼,给甜瓜施肥,一会儿给麦子喷完除虫剂就去种甜瓜,快得很。”
蔡文芝是兰陵县兰陵镇蔡家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镇上最大的种粮户。这些年,蔡家村附近厂矿林立,一些村民陆续进厂务工,无暇料理土地,蔡文芝就将村民手中的耕地流转过来,集中耕种。到了2015年,蔡家村南边的2000余亩耕地,有800多亩流转到了蔡文芝手中,他索性成立了景亮家庭农场,购置农机设备,大规模开展机械化耕种。
春节后,新冠肺炎疫情撞上了春耕生产,在家自我隔离的蔡家村村民出不了门,又想起春耕将至,一度很是着急。村民就在蔡家村的微信群里问蔡文芝,能不能帮忙把大家的地代管一下。蔡文芝当即在群里表态,把翻地、施肥、打药这些活全部揽下,景亮农场把村民手中的千余亩耕地全部免费代管了。
“加上我自己的800多亩,这片地得有近2000亩,你可能会觉得我这家庭农场就4个工人,是怎么能忙得过来的,其实我这里有全套的农机设备,全都不用亲自下地弯腰插手,现在种大田反倒比种大棚菜要轻松些。”蔡文芝告诉记者,十几天前拖拉机在地头奔忙,前几天无人机和打药机一直闲不住,终于把村民的地都收拾完了。
走进景亮家庭农场的大院,南面的塑料大棚底下排列着各式农用机械,“光买这些设备就花了我370万元”。正说着,蔡文芝带记者走进了东面的塑料大棚,这里停放着一架翼展两米有余的无人机,“前几天我用无人机和打药机把村民的一千多亩地喷完了除虫剂。先顾村民的,再管自己的,今天上午我打算给西边自家的两百多亩地打药。”
展开无人机的螺旋桨,连上电池,将药箱接入无人机底部,在遥控手柄上插上手机,一切准备停当,蔡文芝按动遥控手柄,无人机升空5米,向西飞去。约百米后,蔡文芝将无人机的高度下降至2米左右。无人机自南向北,在麦地里低空掠过,只十几分钟,便飞了二十几个来回,为一大片麦地喷完了除虫剂。
给麦地打完除虫剂,蔡文芝领着记者去看他的蔬菜大棚,大棚里种的是甜瓜。
“蔬菜大棚里温暖如春,可以保持20℃的温度,和外面的温差有10℃。”蔡文芝拉开夹克拉链说道,“你来得正巧,这个棚前两天刚翻完土,等一会浇完水就开始栽甜瓜苗,你可以一块来体验一下。”
蔡文芝领着记者蹲在田垄旁,熟练地捏出一株瓜苗,挖坑、下苗、埋根、拍拍土。记者学着蔡文芝的手法捏着苗身用力一托,包裹着苗根的土包登时散碎,连带着小半白色的根须也被扯断。蔡文芝看到后,将自己手中的塑料托盘掀开一角告诉记者:“像这样,托苗之前先把托盘底下的这个尖尖捏一下,把包着根的土顶上来,就不会扯断根须了。”
“一株瓜苗进价1.4元,待2个月后甜瓜上市,赶上行情好,每斤甜瓜的收购价能有3元。算下来,这样一个一亩三分的大棚,一年的纯利润有2万元钱吧,比种粮食高不少。”蔡文芝告诉记者,因为种蔬菜大棚收入更高,这两年他在农场里陆续建起了10亩大棚。有些大棚自己种不过来,他就和附近的村民合作经营,农场出投资,村民出管理,收入对半分。
蔡文芝带着记者钻进了东边一个较低矮的大棚,高度只有一米半多。与蔡文芝同村的村民蔡景学夫妻俩正在这里浇水,准备栽种甜瓜苗。“这个棚6米宽,比刚才那个小,照看好了我们两家能各分5000多元。”蔡文芝说。
景亮家庭农场从村民手中流转的土地,每亩承包费用约为800元,这在附近属于比较高的价位。但如果只种粮食的话,一季小麦加一季玉米,利润有限。800亩耕地的产出,各项收入加起来能有170余万元,但刨除用地、人工、机械等成本,纯利润不过20余万元。
“土地能生金,关键看种啥。去年我去了不少地方考察,种圣女果的、种草莓的、种猕猴桃的都看了,现在也做好了一份计划书,一方面多上蔬菜大棚,一方面学着种一些价格比较高的水果,比如桑葚、蓝莓什么的。”蔡文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