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山东两市六县发布“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除“回原籍”还有啥好招
鲁网4月10日讯 4月9日,山东省沂源县发布域外在编在岗人才回调政策。
沂源县出台《沂源县域外在编在岗人才回调管理办法(试行)》适用范围和条件有:户籍所在地为沂源,在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在岗人员;户籍所在地为沂源人员的配偶、子女或子女的配偶在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在岗人员;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急需紧缺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沂源这个政策,是对去年12月2日淄博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的回应,但政策有了新突破,如:突破了本科“毕业五年内”的限制,年龄放宽到35岁,而且除了原籍人员,外地女婿和媳妇也可以回沂源工作。
去年淄博市的《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被称引才用才政策“37条”。 “37条”当中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全日制学士本科及以上学历”返淄,“不受接收单位编制限制。”“37条”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淄博被称为国内“回原籍”政策第一个吃螃蟹的地级市。
“37条”出台后,淄博市人社局有关领导表示:非中心城区,比如沂源、高青回原籍政策可以力度更大一些。沂源的新政策,尺度进一步放宽,正是贯彻了这一精神。
沂源的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不是孤例,进入2020年,山东人才回原籍政策频繁出台,目前已有两市六县发布“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
3月11日,德州市平原县发布“平原籍在外机关事业人员回平工作”的公告,年龄放宽到40周岁。
1月5日,菏泽单县县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外地工作人员回单县工作的实施意见》,“年龄在40周岁以下,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可放宽至45周岁”。这是菏泽的第二个县发布回原籍政策,去年11月8日,菏泽人社公众号发布《鄄城籍在外地工作人员回鄄工作的意见》,号称“一人回原籍,全家安排工作”,引发震动效应。
3月4日,济宁市下发《关于印发济宁市企事业单位“人才回引计划”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这也是继淄博之后,我省发布回原籍政策的第二个地级市,政策突破点是“济宁籍在编人员及配偶可以回来工作”。
此外,去年11月12日,商河县发布“商河籍在外人才回调工作公告”;去年10月12日,平阴县发布《平阴县域外在编人才回调管理办法(试行)》。
再往前看,日照市五莲是山东省内第一个发布回原籍政策的县。去年7月30日,山东省五莲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官方微信公号发布一则《“五莲籍”外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申请回家乡工作啦!联系方式在这里!》的公告,打响了山东“域外人才回原籍”的第一枪。
“域外人才回原籍”何以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记者观察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人口老龄化。整体看来,我国劳动力人数加速减少,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比如,2016年减少349万人,到2017年劳动力人口已经比上年减少548万人,近年让处在不断下降中。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这就使各地缺人成为常态。
三,城镇化。2018年北京和上海常住人口分别减少16.5万人和3万人,人口下降是行政控制的结果,未来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让基层缺人越来越严重,最明显的就是乡村小学不断合并。
二,家庭因素。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这部分人在异地就业,面临如何照顾老人、自己孩子如何照顾的现实问题。有些老人为照顾孙辈,随子女进入城市,成为“老年漂”,但也有一些老人不习惯城市生活,或者在异地工作的子女没有经济能力让老人随迁,这部分独生子女渴望回家乡工作的愿望,就会比较强烈。
今年2月14日,原籍山东巨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工作的郭良士,在看到菏泽鄄城、单县出台照顾在外工作人员回原籍工作的政策后,十分激动,立即向家乡巨野有关部门写了一封网信,说:自己硕士毕业后,在赤峰市考上公务员,但家庭成员出现了“一家三地”的困难情况,妻子距离自己工作单位70公里,父母年迈多病在巨野县龙堌镇,孩子5岁,无人照看,重压之下,长期夜不能寐,家庭重担导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希望家乡尽快出台回原籍政策。
郭良士的情况,在一定人群中具有代表性。某种程度上,山东一些地方的“回原籍”政策,对在外地基层工作、或经济发展相比山东落后的地方的域外人员,吸引力很大。
浏览发现,家乡“何时出台回原籍政策”,已经成为网络热搜。一些在异地工作的人们,经常在老家人社局网站上留言,希望尽快出台回原籍工作政策。
记者看到潍坊人社局网站上有这样的留言:“尊敬的领导:您好!目前我省淄博、济宁、青岛等地陆续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人才回调政策,这一政策十分有益于推动当地各项事业的平稳发展,我想请问潍坊有没有准备相应的人才回调政策,谢谢!”
潍坊市人社局则答复:“尊敬的网友:您好!您反映的问题,中共潍坊市委已责成潍坊市人社局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回复如下:目前,潍坊市本级及所属县市区尚未出台在外事业编制人员调回原籍工作的政策,但市外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来潍工作。感谢您对家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博兴县人社局网站有这样的问询:“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看我的来信。最近,山东五莲县发布“五莲籍”外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申请回家乡工作政策,河南栾川也曾出台相似政策。为此,想咨询家乡博兴县对这一方面有什么相关政策;同时是否也可借鉴相关经验让在外工作人员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建设新时代幸福美好博兴尽一份自己力。”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出台人才回原籍政策的地方,有的是未雨绸缪,有的人才出现外流。记者观察判断,随着人才竞争加剧,“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出台“回原籍”政策的市县将会一年多比一年,未来全省大多数市县都有可能出台类似政策。
有人可能就问了:如果出台回原籍政策的县市多了,效果如何?记者认为,根本还是看发展机会。比如,去年发布的数据,沂源在全省137个县市区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以21.4亿元排名第80位,中游稍微偏下,但沂源境内有6家上市公司,资本交易活跃,产业基础较好,对域外基层工作的家乡人才有不小的吸引力。但如果一些县市,经济发展基础不好,“回原籍”政策就会打折扣。
出台“回原籍”的政策将会越来越多,除了“回原籍”,吸引人才还有什么好招?整体来说,吸引人才要看综合因素。比如,很多人才不仅考虑自己的发展,还得考虑子女教育和前景。大城市工作环境和教育环境好,因此,人才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是不可逆的。
山东吸引人才要注意发挥好比较优势。山东作为沿海开放大省,对东北、西部省份人才的吸引力还是很强的,比如,山东西部一些县市,吸引东部的人才有一定难度,但吸引本省西部和西部省份的人才会有一定吸引力。近些年,山东很多基层县市到西部省份、东北招引人才的步伐不断,力度有所加强,这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这个方向值得深耕细挖。(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4月9日,山东省沂源县发布域外在编在岗人才回调政策。
沂源县出台《沂源县域外在编在岗人才回调管理办法(试行)》适用范围和条件有:户籍所在地为沂源,在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在岗人员;户籍所在地为沂源人员的配偶、子女或子女的配偶在外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在岗人员;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急需紧缺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沂源这个政策,是对去年12月2日淄博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政策的回应,但政策有了新突破,如:突破了本科“毕业五年内”的限制,年龄放宽到35岁,而且除了原籍人员,外地女婿和媳妇也可以回沂源工作。
去年淄博市的《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被称引才用才政策“37条”。 “37条”当中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全日制学士本科及以上学历”返淄,“不受接收单位编制限制。”“37条”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淄博被称为国内“回原籍”政策第一个吃螃蟹的地级市。
“37条”出台后,淄博市人社局有关领导表示:非中心城区,比如沂源、高青回原籍政策可以力度更大一些。沂源的新政策,尺度进一步放宽,正是贯彻了这一精神。
沂源的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不是孤例,进入2020年,山东人才回原籍政策频繁出台,目前已有两市六县发布“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
3月11日,德州市平原县发布“平原籍在外机关事业人员回平工作”的公告,年龄放宽到40周岁。
1月5日,菏泽单县县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外地工作人员回单县工作的实施意见》,“年龄在40周岁以下,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可放宽至45周岁”。这是菏泽的第二个县发布回原籍政策,去年11月8日,菏泽人社公众号发布《鄄城籍在外地工作人员回鄄工作的意见》,号称“一人回原籍,全家安排工作”,引发震动效应。
3月4日,济宁市下发《关于印发济宁市企事业单位“人才回引计划”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这也是继淄博之后,我省发布回原籍政策的第二个地级市,政策突破点是“济宁籍在编人员及配偶可以回来工作”。
此外,去年11月12日,商河县发布“商河籍在外人才回调工作公告”;去年10月12日,平阴县发布《平阴县域外在编人才回调管理办法(试行)》。
再往前看,日照市五莲是山东省内第一个发布回原籍政策的县。去年7月30日,山东省五莲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官方微信公号发布一则《“五莲籍”外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申请回家乡工作啦!联系方式在这里!》的公告,打响了山东“域外人才回原籍”的第一枪。
“域外人才回原籍”何以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记者观察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人口老龄化。整体看来,我国劳动力人数加速减少,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开始逐年下降,比如,2016年减少349万人,到2017年劳动力人口已经比上年减少548万人,近年让处在不断下降中。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下降,这就使各地缺人成为常态。
三,城镇化。2018年北京和上海常住人口分别减少16.5万人和3万人,人口下降是行政控制的结果,未来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让基层缺人越来越严重,最明显的就是乡村小学不断合并。
二,家庭因素。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这部分人在异地就业,面临如何照顾老人、自己孩子如何照顾的现实问题。有些老人为照顾孙辈,随子女进入城市,成为“老年漂”,但也有一些老人不习惯城市生活,或者在异地工作的子女没有经济能力让老人随迁,这部分独生子女渴望回家乡工作的愿望,就会比较强烈。
今年2月14日,原籍山东巨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工作的郭良士,在看到菏泽鄄城、单县出台照顾在外工作人员回原籍工作的政策后,十分激动,立即向家乡巨野有关部门写了一封网信,说:自己硕士毕业后,在赤峰市考上公务员,但家庭成员出现了“一家三地”的困难情况,妻子距离自己工作单位70公里,父母年迈多病在巨野县龙堌镇,孩子5岁,无人照看,重压之下,长期夜不能寐,家庭重担导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希望家乡尽快出台回原籍政策。
郭良士的情况,在一定人群中具有代表性。某种程度上,山东一些地方的“回原籍”政策,对在外地基层工作、或经济发展相比山东落后的地方的域外人员,吸引力很大。
浏览发现,家乡“何时出台回原籍政策”,已经成为网络热搜。一些在异地工作的人们,经常在老家人社局网站上留言,希望尽快出台回原籍工作政策。
记者看到潍坊人社局网站上有这样的留言:“尊敬的领导:您好!目前我省淄博、济宁、青岛等地陆续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人才回调政策,这一政策十分有益于推动当地各项事业的平稳发展,我想请问潍坊有没有准备相应的人才回调政策,谢谢!”
潍坊市人社局则答复:“尊敬的网友:您好!您反映的问题,中共潍坊市委已责成潍坊市人社局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回复如下:目前,潍坊市本级及所属县市区尚未出台在外事业编制人员调回原籍工作的政策,但市外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来潍工作。感谢您对家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博兴县人社局网站有这样的问询:“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看我的来信。最近,山东五莲县发布“五莲籍”外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可申请回家乡工作政策,河南栾川也曾出台相似政策。为此,想咨询家乡博兴县对这一方面有什么相关政策;同时是否也可借鉴相关经验让在外工作人员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建设新时代幸福美好博兴尽一份自己力。”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出台人才回原籍政策的地方,有的是未雨绸缪,有的人才出现外流。记者观察判断,随着人才竞争加剧,“域外人才回原籍”政策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出台“回原籍”政策的市县将会一年多比一年,未来全省大多数市县都有可能出台类似政策。
有人可能就问了:如果出台回原籍政策的县市多了,效果如何?记者认为,根本还是看发展机会。比如,去年发布的数据,沂源在全省137个县市区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以21.4亿元排名第80位,中游稍微偏下,但沂源境内有6家上市公司,资本交易活跃,产业基础较好,对域外基层工作的家乡人才有不小的吸引力。但如果一些县市,经济发展基础不好,“回原籍”政策就会打折扣。
出台“回原籍”的政策将会越来越多,除了“回原籍”,吸引人才还有什么好招?整体来说,吸引人才要看综合因素。比如,很多人才不仅考虑自己的发展,还得考虑子女教育和前景。大城市工作环境和教育环境好,因此,人才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是不可逆的。
山东吸引人才要注意发挥好比较优势。山东作为沿海开放大省,对东北、西部省份人才的吸引力还是很强的,比如,山东西部一些县市,吸引东部的人才有一定难度,但吸引本省西部和西部省份的人才会有一定吸引力。近些年,山东很多基层县市到西部省份、东北招引人才的步伐不断,力度有所加强,这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这个方向值得深耕细挖。(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