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防控常态化,要有新思维
鲁网4月16日讯 常态,是指正常状态。人类社会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发展,人对社会的认识就是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新常态的否定之否定中上升。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疫情防控常态化,就是要因应国内外疫情新形势,及时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来,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内防反弹,要建立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外防输入,要加强口岸卫生检疫,优化入境流程,落实入境人员集中隔离要求,快速精准识别和管控风险源、风险点,筑牢严密防线。
疫情防控常态化,意味着“非常态化疫情防控”已经告一段落。这个新阶段,不同于疫情初发时期和高发阶段,当初重中之重是“防控”,是“封城封路”“停产停工”“停学停业”,疫情防控是最主要或绝大部分的工作,是最主要或绝大部分的“日常生活”。
疫情防控常态化,意味着疫情防控由“绝大部分”变为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渗入到了经济社会运行的全过程,意味着人们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前提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既要”“也要”“还要”的多难环境下的多重目标。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各项工作要有“底线思维”。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境外疫情正在加剧蔓延。对我国而言,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很可能是要长期面对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不能松懈。同时,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尽管一些国家采取了较大力度的货币和财政宽松政策,但究竟能把全球经济提振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
坚持“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和风险挑战面前,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既要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同时又坚定信心把握主动权,拿出相应对策,确保取得最佳效果。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各项工作要有“统筹思维”。
当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异常多、非常大,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些困难,有的来自内部,有的来自外部;有的来自经济领域,有的来自社会领域;有曾经经历过的,也有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许多困难相互纠结,引发连锁反应。在如此复杂形势下干工作,“统筹”是一种实践本领,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科学方法。
坚持“统筹思维”,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的辩证关系,抓好疫情防控、产业链分工和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高度重视无症状感染者,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实之又实做好学校复学各项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坚持远近结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抓好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装备、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基层教育设施、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小城镇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涉及的建设项目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多措并举激活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居民日常消费,着力扩大大宗商品消费,积极增加公共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把积蓄已久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抢抓机遇、逆势而上,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强化政策集成优化,积极开拓市场,切实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各项工作要有“系统思维”。
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同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是一项涉及各方面、各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坚持“系统思维”,就要运用系统方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抓好地域、资源、任务统筹,把疫情防控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有机统一起来,多维度发力、多层面推进,实现协同联动,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确保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当前,各地复工复产、双招双引、动能转换都按下了“快进键”,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释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化危为机,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挑战,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