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提振消费,促回补还要释潜力
鲁网5月4日讯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成为当务之急。让消费热起来需要多措并举。比如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营造放心消费的整体环境;比如保就业,稳住就业才能稳住消费者收入预期,提升消费主动性。
“我们周末时段的营业收入,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4月30日,城南往事济南一家门店店长闫丽告诉记者,3月初刚复工的时候,上座率只有三成,而随着疫情防控逐渐步入常态化,以及消费券等措施的刺激,上座率已达到九成。“五一”期间,预计每天收入能到3.6万元左右。
“门店的消费情况越来越好。”海底捞一家门店经理同样表示,他所在的门店3月16日开始复工,当时的上座率不足五成,现在已接近疫情之前的水平。
当前,饭店、餐馆上座率的逐渐提升释放了这样的信号:消费者逐渐走出家门,既谨慎又迫切地开始恢复正常消费需求。
“在疫情的冲击下,原本正常的经济循环被打断,需求被抑制。”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政策研究所所长迟泓表示,这种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复工复产加速,自然呈现“解冻”之势,恢复性增长必然随之而来。
疫情暴发之时正值春节消费黄金期,众多消费行为被踩下了“急刹车”。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0.7亿元,同比下降15.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90.5亿元,下降1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10.3亿元,下降13.6%。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61.7亿元,下降27.9%;商品零售5239.1亿元,下降13.5%。
进入3月份之后,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居民消费品类范围明显扩大,前期被“冻结”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1-2月收窄2.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额降幅比1-2月收窄5.1个百分点。
“我省市场空间潜力大,全省1亿人的消费需求具有巨大补偿反弹效应,能够形成快速有效拉动。”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关兆泉表示。不过,与工业、投资、进出口增速3月当月都实现了由负转正相比,消费端的回暖势头明显略逊一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成为当务之急。这其中,涉及因素众多,经营者主动作为、政府举措得力、消费者稳定预期提高消费主动性都不可或缺。
经营者在生存压力之下,各显神通,积极在寒冬中寻求春意:消费品生产厂家、农产品生产大户纷纷涉足“直播带货”,成交金额不断攀升;做好严密预案、力促安全有序开放,“五一”假期旅游景区积极恢复开放,满足逐渐“解冻”的旅游需求。
政策层面,消费券的推出无疑见效最快。每周六上午9点,对于青岛市民而言,云闪付APP上的15万张10元面值商超便利券成了“抢手货”。据统计,青岛第一轮发放的商超便利券仅在4月4日就使用2.71万张,3天使用超过6万张,超过3000家商超便利店二维码交易笔数平均环比上涨439%,每1元便利券就拉动了5-8元的消费金额。
消费券发放之初,并不被所有人看好。为评估消费券对拉动消费的实际效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俏、沈俏蔚教授研究团队联合蚂蚁金服研究院以杭州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对数字消费券在疫情下消费重启中的作用予以了充分肯定。其研究显示,
新增消费并不是“消费提前”所致,消费券使用过后消费恢复常态无明显下滑。新增消费主要流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服务等小微商户,拉动效应最大的是消费水平较低群体。
目前,我省多地都加入了消费券发放行列,刺激消费成效初显。省财政将整合设立5亿元的“居民消费奖励资金”,支持各市县发放消费券,扩大零售、餐饮、文旅、健身、家政等疫情影响较大行业消费,并重点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
此外,刺激消费的具体举措也在推出,比如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将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把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把消费市场拉动起来,让消费热起来,需要多措并举。”迟泓认为,比如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营造放心消费的整体环境;比如保就业,稳住就业才能稳住消费者收入预期,提升消费主动性;比如消费渠道的拓展,抓住线上消费蓬勃发展的时机,实现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据统计,3月份,我省实现网络零售额357.89亿元,环比增长89.7%,同比增长11.2%。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313.95亿元,同比增长16.9%。
近日,我省出台《“优质鲁货与电商平台对接工程”实施意见》,12条切实措施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产品品牌、拓宽市场渠道、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随着我省前期制定出台的一揽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稳定就业等政策举措不断释放红利,也将支撑更多消费者消费意愿持续提升。(赵小菊 孙源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