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牵挂|万华化学集团:突破“卡脖子”技术,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

2020-06-01 21:28: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关键技术“打通关”,研发团队稳增容,万华化学集团一以贯之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向前——

  突破“卡脖子”技术,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

  2020-06-01来源:大众日报 01版

   

   

  万华烟台工业园乙烯项目建设现场。

  □ 本报记者 李 振 赵洪杰

  本报通讯员 马双军

  烟台开发区磁山北麓,万华全球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青山环抱、苍翠掩映,现代风格的建筑随地势起伏错落有致。行走在这景色如画的园区,脚步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而万华化学集团董事长廖增太依旧步履匆匆,一如既往地忙碌。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万华视察时,这里还没启用。现在我们不仅搬迁入住了,还正在高标准设计建设磁山二期工程,未来这里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化工新材料研发基地,带动烟台建设中国一流的环磁山研发走廊。”廖增太说,按照总书记“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向前”的指示要求,这两年万华在自主创新上又取得不少重大突破。

  今年4月,万华POCHP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鉴定,被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跟它同属绿色工艺的PO/SM技术也在2019年1月同样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这两份鉴定报告宣告,万华掌握了环氧丙烷生产的两项世界级技术。”在万华中央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办公室里,管理部部长胡兵波话语中透着自豪。

  对万华这一全球异氰酸酯领军企业而言,这两项技术有多重要?胡兵波拿出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一条万华的产品线。“万华的主打产品是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由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反应而来。其中,MDI、TDI、ADI等异氰酸酯产品,万华已经在全球做到顶尖,短板就在这。”他把聚醚多元醇重重圈出来。

  聚醚多元醇的上游产品是环氧丙烷,目前国内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的主流是高污染、高能耗的氯醇法,而环保技术如PO/MTBE等被少数几家国外大企业把持。技术上仰人鼻息,曾是万华人刻在骨子里的痛。2010年起,他们下定决心突破环氧丙烷的环保化生产。在引进PO/MTBE技术后,开始国产化尝试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自主研发了环保技术PO/SM和POCHP。

  胡兵波介绍说,采用PO/SM技术的环氧丙烷项目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产,POCHP也已完成中试。现在万华成为国际上唯一一家三种最先进环氧丙烷技术全部“打通关”的企业。长期困扰万华的“聚醚多元醇短板”正在悄然长高。

  突破“卡脖子”技术,是又一个典型的万华创新故事。采访期间,类似的情节记者从万华人口中听到许多。

  尼龙12,这种应用于3D打印材料、海底光缆等中高端制造领域中的工程塑料长期被几家外国企业垄断。2019年万华完成全产业链中试,产业化装置也正在建设,未来我国将告别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用于生产化妆品、营养品的柠檬醛,是我国精细化工重要的中间体,同样100%依赖进口,万华现也已顺利完成中试…… 熟悉了一个个抢占自主创新制高点的鲜活故事,再去万华展厅看那些封装在瓶瓶罐罐里的产品样本,它们就被赋予了沉甸甸的意义——

  没有性能优异、质量可靠的新材料,创新性的研发设计就无从落地;关键材料不突破,先进制造业只能是空中楼阁。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梦想,万华人朝着这个既定目标奋勇前进:把化学新材料、新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为什么是万华?”面对记者的追问,万华人给出的答案出奇一致:创新的效果取决于对创新的态度。

  翻看万华的历任负责人履历,不难发现,每一任“掌舵人”都是技术出身,他们始终把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不吝惜对创新研发的投入。万华财务年报显示:2017年到2019年,研发费用支出持续攀高,分别达到12.38亿元、16.10亿元和17.04亿元。

  如何面对失败,反映出企业的创新观。万华中央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副主任杨凯,给记者讲了一个长达4年的试错故事。

  2015年万华投入5亿多元建设氯化氢氧化工业化试验装置,结果没几天就停摆了。一查,催化剂有问题,改!再查,反应器有问题,再改……一改改了4年,每改一次就投入几千万元。团队成员个个“压力山大”,但杨凯从没听董事长说过项目损失多少,再改不好怎么办,反而每次都是一起想办法、找思路。终于,2019年氯化氢氧化技术完善,破解了异氰酸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副产品处理瓶颈。

  “为什么你们的员工干起来两眼冒光?”去年,省内一家企业负责人在参观万华后,留下了这样的困惑。

  从1999年“立木建信”重奖技术人员孙敦孝21万元,到如今技术成果盈利提成上亿元不是新鲜事,万华高级人力资源总监赵继德认为,在万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重奖成功”绝不是一句空话,由此形成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和激励机制。

  专业、行政双通道晋升序列,打开了研发人员上升的空间。位于专业通道上层的“首席科学家”,地位相当于企业自己的院士,收入等同于副总裁。小试成功有奖金,中试成功有奖金,产业化有奖金,产生效益连续5年提成奖金,就连不产生直接效益的基础研究做出成果也有奖金。仅科技奖励资金,万华去年就发了4500万元。难怪在万华,行政岗位出现空缺,也很少有人申请从技术岗调过去。

  在万华精心营造的创新生态圈里,技术人员像珍宝一般被妥善地保护,研发创新的目标格外单纯和笃定。任经济形势与外部环境波谲云诡,万华坚持用人才和创新能力的确定性对冲未来的不确定性。

  站在总部基地大楼远眺,海风拂过磁山的葱茏草木,掀起后浪澎湃。

  万华一位高级研究员曾带着5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攻坚突破有机化工原料MMA的生产技术。生产经理难以相信:“能干成吗?”没想到,2018年真的实现了产业化。1981年出生的北京公司总经理,“85年”的采购部总经理,“88年”的战略发展部主管……细数万华的“后浪”们,赵继德说,万华研发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万华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平台,给他们信任和试错的机会,让青年人才茁壮成长。

  指向基地一隅,赵继德告诉记者,那里是即将于6月1日启用的万华大学教学楼。“名为大学,其实是万华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和再造,从培训转向到培育,万华正打造自己的职业化、专业化、具备领导力的新型人才队伍。”

  “两年前总书记问我,万华有多少研发人员,我说1000多人。不到两年时间,这个数字超过了2500人。”廖增太说,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万华仍坚持加大人才吸引力度,计划招聘超过2400人,正式签约的已有900多人。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万华深谙这一点,正一以贯之地描绘“人才济济、茁壮成长、后继有人”的人才蓝图,夯实创新之基。

责任编辑:编辑值班
新闻关键词:创新万华中试丙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