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创新工作迎来高光时刻 这20个高科技领域领跑全国!
鲁网6月4日讯(记者 王雅茜 通讯员 马文哲)五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山东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按照《通报》,2020年国务院将优先支持山东省1家符合条件的国家自创区或国家高新区扩区或调整区位,优先支持山东省1家符合条件且发展基础较好的省级高新区晋升“国家级”。
这意味着经过一年的努力,山东科技创新工作迎来了高光时刻。
12个核心指标,全涨了!
增长,增长,增长……
记者拿到的一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评价指标”,“增长”成其关键词:
在衡量区域科技工作的创新实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平台、政策环境五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每万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比例等12个二级核心指标上,山东保持了与去年同比全面增长的态势。
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是衡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是把科技进步的贡献给予定量的评价。对国内各地来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是其核心科技竞争力的最直观反应。2019年,山东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65.71,与去年同比增长1.36%;R&D占GDP的比重2.46%,同比增长2.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比为24.55%,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4.21%。
“近年来,全省科技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聚焦聚力全省八大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规划,创新型省份建设全面起势,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六位,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山东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权威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466家,位居全国第6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14%,比年初提高3.22个百分点。2019年,全省登记技术合同达到35505项,成交额达到1152.21亿元,同比增长34.74%上。获得33项国家科技奖,其中本省单位主持完成获奖项目13项,数量位居全国第四位。
就在近日,山东省被科技部列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对象,居全国第二位。
20个高科技领域,领跑全国
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747号,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的独栋小楼略显低调,但这几年,从这里诞生的一系列成果却引来全球瞩目。
该院王向斌教授团队,在国际上开创性的提出和发展了“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理论和实用化高效率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有力支撑了量子通信实验技术验证,连续创造了300公里、404公里、509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世界纪录,使得我国量子通信实验水平迅速跻身到世界领先阵营。
这里建成的具有山东省特色的量子技术研发平台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研制实验室,成为继美国斯坦福大学和中国台湾龙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世界上第三,大陆唯一掌握逆向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研发机构。
就在今年二月份,这里自主研发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芯片助力潘建伟院士团队实现了远距离量子存储器的纠缠,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大省,每年数以万计的高科技成果支撑起经济大省奋力前行。这符合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的期待。在多个场合,刘家义强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抓住国家实施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重大机遇,坚持规划先行,加快行动,有序推进,用科技创新支撑山东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量子技术代表着山东科技“顶天”的一面,那么,云计算则成了“接地”的代表。
在云计算方面,据国际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浪潮服务器蝉联全球前三、中国第一,增速全球第一。浪潮云继续稳居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为180多个省、市政府和百万企业提供云服务,成为山东省首家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浪潮工业互联网在9个领域、10个行业推出了63个解决方案,成为国家级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之一。
此外,山东在智慧交通、光纤接入、精细化工、橡胶轮胎、玻璃纤维、铜冶炼、燃料电池、碳纤维、小麦新品种育种、智能农机装备、重大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地下工程重大灾害防控、深地资源勘查开采、现代海洋渔业、海洋药物、海洋环境监测、超级计算机升级项目等20个领域,不仅有国家级大项目落地,更在产业化上走到了国内前列。
可以说,科技大省的金字招牌是有一个个“科”字头的大项目在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粹炼而成。
该改的坚决改,改出科技攻关新动力
科技大省是如何炼成的?确定2020年率先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的总体目标将如何实现?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今年春天的一次会议说起。
3月17日,春分前夕,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召开,“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掷地有声,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幕拉开。
很多人注意到,“科教改革攻坚行动”成为九大行动中比较有分量的环节。刘家义说,要坚定跻身创新型省份前列目标,让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创新“策源地”。该改的坚决改,全面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同步推行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改”出科技攻关新动力。该放的坚决放,加快高校科研院所“去行政化”,创新学术评价制度,“放”出教学科研新活力。该融的坚决融,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科教、产教、校地加快融合,“融”出产学研新合力。
对山东而言,无论是改,还是放,或者融,抓住重点是当务之急。对此,山东瞄准四大“发力点”:
——抓住重点、突出优势。加快发展十强产业,强化“放管服”、高层次人才、重大基础设施三大支撑,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突出问题导向,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解决资金资源整合不力、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做到政策集成、资源聚合、资金整合,搭建起支撑科技创新的综合性大科学平台。
——广聚人才、分层实施。既要培养本土人才、也要引进外来人才,既要注重培养科研型人才、也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各类人才充分尊重、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为他们在山东干事创业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国家级大科学中心,规划实施好省级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优化机制、融合发展。着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加快融合、园区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山东主抓了五件大事
有了改革的一系列大动作,实现今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的总体目标可谓“水到渠成”。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主要干了五件大事。
山东省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山东省科技领导小组,出台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措施,全面加强对全省科技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省财政设立100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同比增长470%,创造省级财政投入新记录;组建山东省第一届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和13个领域咨询专家委员会,打造“思想库”、“智囊团”。
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上,山东省实现重大突破。
这里,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国际一流的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以及山东能源研究院树立了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新标杆。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山东研究院等为代表的国家战略创新力量落户山东,创新资源向山东汇聚。
今年是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实质上就是“改革攻坚年”。
山东省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创新发展的框架意见》等重要改革文件,在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科研诚信建设和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等方面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等一批“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竞相涌现,在加快 “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发展方面形成有力探索。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科技赋能产业是山东的必答题。
为此,山东启动了“高端自主芯片”、“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等12个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实施了505个项目;超级计算机升级项目、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实现突破;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9521家,同比增长41.6%,高企总数达到11466家。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山东人深谙此道。为此,先后出台加强科技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集聚院士智力资源10条措施、外国人来鲁工作便利化服务10条措施等改革政策,国家级专家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1.5万余名外籍专家常年活跃在山东创新一线,高层次人才聚集态势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