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胶东经济圈 山东威海打响“海”字牌

2020-06-17 09:08:00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根据《威海市招商引资攻坚突破行动方案》,我们梳理出59家骨干企业拓链招商关联目标企业和290个平台,涉及胶东企业和单位27家,其中青岛市14家。近期,市里将组织有关企业赴青岛及相关胶东经济圈城市进行一对一的洽谈、对接。”6月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份《重点产业链融入胶东经济圈对接清单》,每家威海企业对应的胶东经济圈城市的企业,都列得清清楚楚。

  这是威海落实两市全面合作协议的一项具体举措。5月14日,威海党政考察团赴青岛市,对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有关事宜,青岛市政府与威海市政府签署了《全面加强合作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

  威海是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海洋领域四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地级市。海洋经济在威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融入胶东经济圈,威海要打响“海”字牌。

  可以说,威海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产业基础也很扎实,但海洋新经济占比不高,海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制约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青岛涉海科研院所多,海洋科研实力雄厚,两市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截至去年,威海已与青岛6家“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机构签订进驻协议,聚焦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产业,涵盖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等多个领域,进驻25个海洋人才团队,建设29个海洋科技创新平台。

  “海大3号是我们与中国海洋大学李琪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一个新品种,被养殖户称为‘黑金牡蛎’。”乳山华信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品种提高了乳山牡蛎的品质和档次,打破了牡蛎高端品种被国外掌控的局面。围绕做大做强牡蛎产业,乳山充分发挥地处胶东经济圈的优势,借力青岛当地的科研院所和优质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大生物集团等广泛开展合作,探索出牡蛎“秋播春收”养殖技术,引进了三倍体牡蛎良种苗,重点推广“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等牡蛎新品种,研发出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产品,规划发展48万亩海洋牧场,打造了2.5万亩海洋牧场示范区,逐步实现从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到品牌建设、废弃物再利用等全产业链培育。

  “乳山牡蛎产业已经尝到融入胶东经济圈的‘甜头’,可以预见,随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推进,乳山牡蛎产业发展的科技瓶颈更容易打破,青岛科研院所的更多科研成果将走出实验室,助推牡蛎产业攀向价值链的高端。”乳山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5月18日,威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威海市将按照“一城三核、科技引领,多区布局、链式贯通,条块联动、全域覆盖”的思路,全力推进全域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科技城分为三大板块,其中,位于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的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是目前国内唯一在建的综合性试验场,建成后将具备国内领先的海洋装备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测试服务的能力。

  “我们正在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进行对接,争取与他们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国家浅海试验场。”威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相关高校院所的沟通将更加顺畅,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也更加密切。试验场将集聚国内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构建具备多种海洋高端装备研发能力的多学科研发平台,打造‘研发-测试-孵化-人才供给’完整的链条,成为全国海洋装备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和产业转化的新引擎,为威海乃至胶东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完)

责任编辑:韩黟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