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税务:凝聚数据力量 决胜脱贫攻坚
鲁网6月17日讯(记者 韩黟瞳 通讯员 郭勇 田莹雪)“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企业有担当,税务部门更有责任。我们不仅要把优惠政策落实这个规定动作做实,还要更进一步,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充分利用好税收数据分析,利企惠民,建言地方,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更大更强的税务力量。”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献玲在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
山东省税务局从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的高度定位扶贫脱贫,加强与扶贫办、商务、农业等部门沟通协调,发挥税收数据“智库”作用,施利企之策,行惠民之事,积极融入到这场全民之战中来。
税收数据指路 提升扶贫举措精准度
日前,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对山东省税务系统积极利用税收数据助力脱贫的举措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运用税收大数据,做好“加减乘除”,助力脱贫攻坚是创新,也是税务部门积极支持脱贫工作的一个重要体现。
山东各地税务部门依托增值税发票、出口退税等税收大数据,重点关注与扶贫脱贫相关的行业产业,主动服务地方政府脱贫攻坚决策,提出了税务方案,截至目前,形成有关税收分析报告30余篇。
在东港区“龙门崮田园综合体”循环农业扶贫项目中,日照市税务部门先后开展税收数据项目专题分析12次,参与解决项目落地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40余次,项目覆盖5个镇街道228个行政村,帮扶贫困户2551户、4476人,增加收入1400余万元。针对岚山区中楼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日照市税务部门还开展了林果产业的税收专题分析,向当地政府提出“搭建冬暖式大棚”建议,浔河峪四季水果采摘园负责人林相竹表示,“仅冬暖式蔬菜大棚一项,我们已累计收益67.41万元,收益覆盖7个贫困村,累计分红40.34万元,贫困户累计受益3050人次。”
惠民县绳网加工业占据全国85%的市场份额,提供7.5万个就业岗位,占全县总人口的11.54%。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地税务局主动对接党委政府要求,梳理常用经济指标46项、税源指标57项、微观税收指标38项,搭建起税收数据指标分析库,从增值税发票着手,通过全行业、全链条、全维度分析,形成《税收视角下疫情对绳网加工业发展带来的启示》,得到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肯定,所提建议转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督导落实。
税收数据引路 拓展扶贫产品市场
新冠肺炎疫情为巩固脱贫成果带来严峻挑战,不少企业陷入停滞状态。山东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特别是增值税发票数据覆盖面广、及时性强、颗粒度细的优势,积极主动开展行业分析,帮助企业寻货源、开销路,畅通上下游供需链,有效助力惠农企业复工复产。
桔梗俗称“小人参”,沂源县南鲁山镇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规模种植,2000年陆续成立了桔梗加工企业,年产量超过8000吨。省人大代表、山东沂源华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丙福说:“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帮助我们开拓国内市场,联系酱菜生产企业,加快内销桔梗,一举突破疫情带来的出口困境。公司年产桔梗2000余吨,不仅壮大了企业发展后劲,而且吸引了本村及周边村庄200多人从事桔梗加工,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撑。”
聊城荣鑫纺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传统民营纺织企业,受疫情影响,复工后生产订单严重萎缩,今年1-5月份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30%。高唐县税务局获悉后,通过大数据比对,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寻找销路,从增值税发票信息中筛选与该企业产品匹配的企业,最终在税务部门提供的信息帮助下,公司成功签下复工后第一笔订单。“感谢税务部门的帮助,销售不愁了,我们将全力恢复生产,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损失的效益抢回来!”荣鑫纺织有限公司经理董玉龙表示。
同样以税收大数据“做媒”的还有济南市历城区税务局。该局成功匹配到有山楂需求的山东飞龙食品有限公司,帮助省级贫困村川道村近10万斤滞销的“川道红”山楂成功“出山”,如今川道村已实现全面脱贫。
税收数据铺路 化解扶贫企业融资难题
资金周转困难是扶贫企业发展绕不开的问题。山东各地税务部门精准筛选出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条件的扶贫企业,组建政策帮扶专家顾问团队,将政策红利变现,助力企业发展。
“公司扩大生产需大量购进农药、化肥、种子、种苗等,但由于资金周转慢,推进发展存在困难。”淄博鸿开塑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朝宏表示。沂源县税务局得知此事后,根据“一企一策”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办理出口退税285万元。日前,公司把资金投入“沂源红”果品开发和塑编技术创新,“公司产业兴旺,有效带动112户农业合作社抱团经营,我们对实现全年目标充满信心。”王朝宏说。
除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外,税务部门还通过加强银税互动,在企业授权的基础上,将纳税信用、出口订单等税务数据推送给银行金融机构,降低扶贫企业融资门槛,为企业畅通资金链、打破发展瓶颈注入“蓝色税动力”。
“纳税信用变真金白银,真是帮了大忙!”茌平牧龙养殖有限公司经理王海洋高兴地说。该公司是聊城市重点扶贫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茌平县税务局通过增值税发票数据比对,发现牧龙公司纳税额度锐减,经过详细调研,了解到企业因投资成本较高,收益等待期较长,资金流面临巨大压力。为此,茌平县税务局跟进辅导,通过“税e贷”帮助企业获取贷款500万元,并争取到100万元贴息政策。如今该企业规模逐步壮大,与企业结成帮扶对象的100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平均每户每年可增收3600元。
威海市文登区税务局根据出口退税数据比对,发现主营苹果出口业务的山水果蔬有限公司存在资金困难,立即通过“银税互动”帮助企业申请贷款300万元,顺利购置选果机,预计年可增加选果量2000吨,带动周围80多个贫困村增收致富,人均增收3000元。
税收数据开路 助力扶贫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的成熟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山东税务系统强化部门联动,以助力传统扶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路径,加大第三方数据应用力度,帮助扶贫企业梳理解决产业链升级面临的难题。
成武县尚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谷物、果蔬种植销售企业,2019年累计帮扶63个行政村2000多户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及周边群众300余人就业增收,是当地名符其实的“聚宝盆”。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成武县税务部门充分利用增值税等税收数据,把脉企业下游需求状况,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种类、制订种植计划,全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合作社经理王兴忠说:“税务部门提供精准数据分析,为我们拓宽了销售渠道,升级了产业模式,走上了蔬菜产业信息化发展新路子,还帮助我们建立集住宿、餐饮、娱乐、农村电商、淘宝直播等项目为一体的扶贫产业商业圈。现在,我们有更大信心脱贫攻坚、促农增收!”
德州鲁望农业的小麦丰收在望,综合生态发展模式越来越成熟,转型升级的积极效应辐射带动周边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当地百姓参与农场管理取得了分红,打开了致富之门。而在鲁望农业转型升级的背后,税收数据的支持也在不断添薪加柴。鲁望农业发展集团总经理吴奇超介绍,平原县税务局利用税收大数据对比,助力企业及时对接中粮、鲁粮等大型企业及本地福洋生物公司,丰富订单农业种类,由单一的种植养殖升级为种养综合循环生态农场的特色“鲁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