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万户看小康|崔杨村:小康路上的三次“转型”

2020-10-04 09:52: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西北小村庄发展红色旅游,走上一条稳定持久的发展之路

  崔杨村:小康路上的三次“转型”

  鲁网10月4日讯 国庆节前夕,宁津县柴胡店镇崔杨村,抗日名将肖华指挥部遗址正式启动修缮工程。继崔杨抗战纪念馆之后,崔杨村“红色文化”再添浓重一笔。

  这个地处鲁西北的小村庄,从纯农业村到手工地毯产业村,到后来的“化工村”,再到现在的红色文化旅游村,小康路上历经了三次“转型”。

  1992年,“老支书”任廷水用家里的4间房子,到信用社抵押了2万元,换来了2台架子机,带领10余位村民,干起了手工地毯加工生意。

  2年后,崔杨村成立了通达地毯厂,还“挖”来了2个技术工人,员工增加到七八百人。“周边很多村庄都有村民来干活。”任廷水说,一开始地毯厂工人每月收入三四百元,到1994年就到了六百多元,比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还高。

  腰包鼓起来的崔杨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村民靠种地、养殖为生,村里的道路只能走驴车、牛车,连拖拉机都拐不过去……有了钱的崔杨村统一规划道路,把村里三四米宽的道路,修成了一条二十米宽的主干道。这条道路沿用至今,甚至县里的公交车都将周围三个村的站点设在崔杨村。

  2000年前后,崔杨村地毯产业发展遇到了难题。因地毯生产厂家太多了,供大于求、货物积压,做地毯不挣钱了。

  崔杨村面临第二次转型。化工赚钱,村里把经营的重心转移到了化工产业上。生产硝化棉、纤维素……工厂由小到大,工人最多时候过千人。崔杨村周围,先后办起了多家配套的化工小企业。崔杨村主干道沿街,饭店超市、服装店、五金店、修车行等个体商户一应俱全,俨然成了一个小城镇。

  市场大潮,有涨有落。2008年前后,崔杨村又站在了转型的路口。受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化工企业陷入困局,同时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很多人都说崔杨村有污染,即便仍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姑娘也不愿意嫁到这里。

  这一次转型,一定要彻底!任廷水下定了决心。但转向何方?崔杨村如何能走上一条稳定持久的发展之路?

  抗战初期,崔杨村一带曾是冀鲁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活动的中心,肖华司令员曾在此村设立指挥部,津南地委书记马振华烈士也曾在此活动。为支持抗战,村民组织起四盘铁匠炉,为八路军游击队打造保家卫国的锋利大刀,村民踊跃参军,先后有17名烈士为国捐躯,这些都成为宁津籍作家郭澄清创作《大刀记》的原型之一。

  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崔杨村决定走红色旅游发展道路。很快,崔杨抗战纪念馆建了起来,2015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馆藏500多件抗战文物和图片,成为全省最大的村级抗战纪念馆。

  化工厂停产,闲置的厂房除了部分出租外,村里将原来的旧厂房、旧仓库,改造成展厅、画室、工作室、美术馆,提升环境设计民宿,又把崔杨变成了一个乡村美术馆,邀请书画艺术家来当地写生创作,搞艺术交流。

  没有了工厂,村民收入会不会受影响?村民杨新义说,2009年,村里就进行了土地流转,村民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体经营或务工上。村里现有沿街门店51户,其中早餐店就有2个,还有2个大点儿的饭店,光超市有五六家,都是从有工厂时发展起来的,最近几年搞文化旅游,这些门市店更火了。今年43岁的宋玉山,在村里开了一家“厚德超市”,营业面积1800多平方米,10多名员工,“每天的营业额在1万元以上,‘逢五’崔杨大集的时候,营业额能达到1.5万元左右。”

  红色旅游为村子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前不久,村里获得上级补助资金600多万元,将建设污水处理站,实施绿化亮化美化等。任廷水对未来满怀信心:尽快让崔杨村升级为4A级景区,并建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步迈上去了,崔杨发展就更快了。

责任编辑:刘胜男
新闻关键词:杨村崔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