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城市更“聪明”,生活更美好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立红 济南报道
近日,山东成立胶东经济圈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联盟。联盟由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5市组成,旨在通过深化区域合作,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智慧城市品牌。
各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哪些应用场景,摸索出了哪些经验,记者走进联盟的发起地威海进行探访。
企业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更智能
拥有国家级、省级以及海外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共计11个,1个博士后工作站和1个院士工作站,主持或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计26项;授权专利662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成绩单,更投射到了威海居民的寻常生活当中。
近日,记者在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见到了覆盖整个威海市区的“智惠易站”,这是集便民购物、应急救助、灾备管理、公益宣传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新零售服务示范项目。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景区、学校、医院、厂企、交通枢纽、写字楼、社区、市民活动广场、运动场馆、特色商业街区等多个场所。
工作人员为记者演示了一次购物过程:点击易站上的大屏幕,就会出现对应机器中商品的图片和售价,选择商品点击确认后,可以直接手机支付成功。从选商品到拿到手全程操作便捷。售卖货物的种类能达到商超的80%以上,而且小车取货,完全不用消费者弯腰费力等一系列细节设计,也让人点赞。“智惠易站”顶部有一块LED显示板,可以循环播放信息,市民可轻松获取时事新闻、政策政务、旅游信息等资讯。在“智惠易站”中,除了日常销售的商品外,还有灭火器、急救包以及除颤仪等,以便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帮助。
除了这种智能零售应用场景,物流也在全面进入数字时代。智能快递柜作为一种全天24小时自助代收/寄快递的末端派送自助服务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减少了快递员二次或多次配送,并有效减少人员接触。疫情之下,“新北洋”抓住了快递入柜这个新风口。除了末端配送的快递柜,“新北洋”在自动化分拣、包装产品方面也大显身手,快速、准确分拣的同时,大幅度减少分拣人力,不仅保证物流效率,并且节省人工成本、运营成本等,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
智能售药机、智能共享书架、智盘结算、社保/交警自助服务机……这些在威海随处可见的智能设备为市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生活便利,同时也是新型智慧城市生活场景的缩影。
让威海这座城市更智慧更精致的不只是这些智能终端,更加离不开的是威海的“智慧大脑”——威海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采用“企业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兴建,由北洋集团投资建设。是智慧威海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各具体项目建设提供后台及平台资源。据威海北洋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兴明介绍,云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承担智慧城市各领域几十种应用,为信息消费、信息惠民提供平台支撑。目前已有300个部门入驻,140个政府网站和100个政府业务部门信息化应用,大幅减少小机房、设备采购、运维人员等,全市年节省财政资金超过6000万元。云中心还一直支持并推进威海“孵化器”战略,努力发展成为电子行业新的产品化基地,带动更多科技服务型中小企业成长,更多地履行科技“孵化器”职能,由此带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2013年起,北洋集团全面介入威海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作为城市智慧化综合服务商,已投资建设威海云计算中心,并承担了智慧公交、智能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教育等重点项目建设运营。
基层治理请来智能帮手,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房屋破旧、设施不齐、安全隐患大……这是不少人对老旧小区的印象,然而如今,威海市许多老旧小区在改造中,纷纷融入“智慧”元素,不但变得“漂亮安全”了,也变得更加“机智聪慧”。
家住滨海龙城小区的宋喜兰作为当初第一个拿到钥匙入住社区的元老级业主,她感触颇深,“过去又脏又乱,现在又安全又整洁!”宋喜兰一边感慨,一边给我们介绍小区里的智慧易站、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智能充电站等设施。她说,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威海经区建设局副局长宋敏介绍,滨海龙城小区有28栋楼、2194户居民,无论在基础设施和智能方面均与新建小区存在差距,并且基础设置老化、安防措施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今年,该小区被确定为经区16个“智慧改造”项目之一,自4月以来,采用“先基础,后智慧;先地面,后空中”的立体改造模式,首先对小区内停车位、道路硬化、暖气管网、消防设施、绿化及广场、小游园、篮球场等实施改造升级,更新了水、电、气、热以及绿化、照明、围墙等基础设施;随后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基础数据、统一智慧管理平台,确保与市级智慧管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的要求,对小区/楼宇智能门禁、车辆号牌识别、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和楼梯间照明等都进行了配套建设。
小区智慧改造带来的便利,记者在新都花园社区盛德小区也切身体会到了。记者在小区智慧化管理中心控制室看到,小区南门有车辆进入,车辆号牌识别系统自动抬杆放行;23号楼东单元有居民进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顺利打开楼宇门,楼内照明灯立即点亮;物业巡查人员来到61号楼,使用巡更卡接触位于东北角的巡更点,立即在中心控制平台显示时间、位置及巡更人信息;与此同时,物业费网上支付系统显示58号楼一位业主刚刚通过微信交纳了年度物业……一切都井然有序,方便快捷。据了解,该小区经过改造升级,已完成入口智能门禁、车辆号牌识别、楼梯间照明声光控制、物业电子巡更、全覆盖监控、路灯智能控制、物业费网上支付、电动自行车集中智能充电、垃圾智能回收,以及小区设备终端与市级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等“智慧”内容,达到了三星级智慧小区标准。
小区变好了,业主舒心了,物业的感触最深。都说收物业费在很多成熟的城市商品住宅小区都不容易,更别说这种老旧小区。威海格律诗物业公司盛德小区项目经理林青松说,去年8月份他们接手了小区的物业服务,之前物业费缴纳率仅为30%,如今已经达到了99%,还有89%的业主把物业服务期内的几年物业费全部缴清了。这一切都跟小区的智慧化改造密不可分,居住环境舒心愉悦了,物业服务提升用心了,居民自然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有了这些成功的样板,威海也将继续推动老旧小区功能完善、空间挖潜和服务提升,让小区不仅好看好管,最重要的是实现好住,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建先行夯实发展基础,城市规划有“面子”更有“里子”
在威海管廊智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各个监测点的温度和湿度等指标,随时点击某个摄像头,管廊里的清晰画面便显现在大屏幕上。从智慧中心逐级而下,就来到了地下管廊。灯光明亮、空间宽敞、设施齐备、四壁整洁的隧道里,各种管道有序摆放,各行其道,井井有条。
地下管廊也称“共同沟”,是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管廊建成后,给水、再生水、热力、电力、通信、燃气等多种管线就会分批迁至“地宫”,留给地上一片清爽的空间。靠着现代科技的帮忙,“长眠”地下的各种管线将很少再被打扰,更不必担心隔三差五被挖出来“收拾”,让城市告别“蜘蛛网”、“拉链路”。
2016年4月,威海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试点项目包括松涧路、金鸡路、成大路、环山路等11条道路管廊,总里程39.8公里,管廊断面设计主要采用矩形断面,容纳管线主要包括电力、通信、热力(供、回水)、给水(含高压、低压)、再生水、燃气等。其中双舱建设里程28.9公里,单舱建设里程10.9公里,并配套建设4处管廊监控中心。
管廊在建设中将智慧城市管理理念融入其中,着力打造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平台基于物联网架构,涵盖监管运维(日常监控、运行监测、指挥中心、巡检维护),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应急指挥、在线学习),综合管理(综合管理、资管管理、能耗管理)和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数据中心、数字机房)四个主要部分,内含十八个子系统,涵盖管廊运维管理全过程,实现对管廊设备和业务的统一管理和智能控制。
威海市滨海新城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管廊分公司运营部经理窦汝锋介绍说,管廊的安防系统十分严密,对内部、出入口等重要位置全方位实时图像监控,当出现异常信号情况,报警信号可通过区域控制单元送入监控中心,弹入并记录入侵实时画面,使值班人员清楚了解现场情况。控制平台可以实时接收感温光缆或烟感、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在管廊内部进行声光报警,以警示管廊内部的工作人员。同时,可采用远程或就地控制的方式,直接对火点启动超细干粉系统及时灭火。当管廊内发生火灾,或有毒气体、积水情况及环境温湿度超过一定标准时,该系统可自动启动排风、排水装置进行通风、排水,改善运行环境,保证管廊运维人员安全。
据了解,该平台是目前国内智慧管廊管理系统中功能最全的商用化软件平台,也是国内少有的集燃气舱、水电舱、暖气舱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2018 年,此平台获得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发明专利五项,软件著作专利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