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并肩70余载,党旗下书写伉俪情深

2021-06-17 06:58:00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视频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他们生在新中国成立前,于风雨飘摇中找准了自己的信仰;他们为了实现党的伟大事业,奉献了毕生。“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他们也从青春蓬勃走到了人生暮年。党旗漫卷中,老党员们的信仰毅然在熠熠生辉。大众网·海报新闻即日起推出特别策划《党旗漫卷银发情》,关注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的故事,让老党员带领我们重温红色岁月,带我们牢记初心、砥砺前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侯彦平 牟怡晓 日照报道

  

  夏蝉鸣,天微燥。莒县小店镇古迹崖村的一个小院子里,年近期颐的陈淑元拄着一根拐杖,一边听着老伴唐树芳在后面叫他“慢点、慢点”的叮嘱,一边舀起一瓢清水,奋力泼向院里的月季花,水花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老两口脸上也漫出笑意。

  1948年6月,也是这样一个流金铄石的夏日。20岁的陈淑元和17岁的唐树芳,做了一个在当时颇显“惊世骇俗”的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是“逮着割头”的罪,但两个年轻人怀抱坚定的信仰,毅然入党。他们身上有千千万万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普遍特性:淳朴、坚毅、知足、奉献。

  红色追忆:自己吃糠咽菜,磨米磨面送前线

  

  谈到当初入党时的事情,88岁的唐树芳似乎又回到了17岁时的青春岁月。“那会我的年龄其实还不够格,但我知道共产党光干好事!我就想入党!党组织算是破格录取我了!”

  就在唐树芳秘密入党的同时,同村大她三岁的陈淑元也在家人的感召下入了党。3年后,在同村介绍人的撮合下,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这一过,就是一辈子。

  

  陈淑元父亲陈福德

  

  陈淑元父亲陈福德的报道

  相比其他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来说,陈淑元夫妇可谓是“根正苗红”:陈淑元的父亲、岳父都是共产党员,其中父亲陈福德1940年就已入党,在抗战期间就经常收留受伤的八路军伤员;还曾被评为“滨海劳模”。

  受到父亲的感召,陈淑元夫妇也把为党干事当成自己的信仰。在艰难的岁月里,他们经常带领村民支援前线,陈淑元推磨磨米磨面,唐树芳就带领妇女们纳鞋底、做军鞋。“那个时候太苦啦!自己就是吃糠咽菜,但是给部队的米啊面,一点都不会少!”除此之外,俩人还担任村里“识字班”的老师,经常是一边学习一边教课,同时秘密传播党的理论思想、发展党员。

  无悔奋斗:“共产党员就是要带着老百姓过好日子!”

  

  1981年,在全村人的信任和掌声中,陈淑元担任起古迹崖村的党支部书记。那正是陈淑元风华正茂的年纪,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部奉献给了村集体。“共产党员就是要带着老百姓过好日子的!”这是陈淑元一辈子的信仰,也是他担任村支部书记后的行为指南。

  那个时候,村集体经济薄弱,古迹崖村又全是山岭坡地,庄稼地少得可怜。为了突破发展瓶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陈淑元带领着全村老少爷们开始了艰难的“开荒之路”:在山岭地上6米一炮炸出梯田的轮廓,再用小车从山脚推土往山上填。在机械化十分不普及的情况下,他们硬是通过肩担手提小车推的方式,开辟了200多亩的梯田。

  “老书记一辈子就是这样,实事求是!什么事都要冲在前面去做!”谈到那段岁月,村民张志会毅然唏嘘不已。彼时,他还是个青葱的团支部书记,如今也已两鬓斑白。张志会告诉记者,梯田建好之后,为了方便灌溉,陈淑元又领着村里精壮劳力,给村里小河建设了两个拦水坝;为了方便雨季储水、旱季灌溉,又建了一座小型水库;害怕拦水坝决堤,老书记经常踏着齐腰深的水去检查、加固……

  

  陈淑元一家合影

  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凝聚的陈淑元作为一名党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全部的心血和毕生的信仰:“老百姓把地种好了,日子就能好起来!”而作为妻子的唐树芳给了陈淑元莫大的支持,不仅将三儿两女五个孩子抚养长大,在陈淑元因干事创业着急上火时,给予他理解和包容。“她啊,跟着我受罪了……”提到老伴一辈子的付出,陈淑元忍不住擦了擦眼角冲出的泪。

  安享晚年:“看到现在的好日子,心里高兴!”

  

  陈淑元和妻子唐树芳

  “他俩啊,闲着没事就在小院里种种菜!秋天的时候就喜欢给大家伙分他们种的大方瓜!”老人的大儿子、今年70岁的陈长松告诉记者,父亲陈淑元今年91岁,母亲唐树芳88岁,除了父亲听力不太好外,两位老人身体还算硬朗,如今到了儿孙绕膝、静享天伦之乐的时候。

  “现在的日子多好啊,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都有了!”谈到现在的生活,两位老人欣慰不已:“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水都是自来水……”唐树芳老人拉着记者的手,反复重复着那句“看到现在的好日子,心里高兴!”

  党旗引领,携手同行。70多年的岁月里,他们守望相助,共担风雨,就像两艘并肩齐驱的小船,穿越厚重的历史阴云,驶到幸福的今天。

  

  记者手记: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因为已是91岁高龄,陈淑元老人的听力不太好,一个问题需要趴在他耳旁“吼”好几遍;老人的嗓子旧疾未愈,说几句话就需要大量喝水,否则就会嘶哑出不来声音;加上6月份30多度的户外烈日考验,这是一场无比艰难的采访。

  但是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两位老人却十分认真地接受采访,始终配合着拍照、讲述。采访结束,唐树芳老人迈着碎碎的小步,拉着我的手一直送到了弄堂口,恋恋不舍,久久目送。

  采访之前我曾设想过种种采访可能会有的情景和心情,我认为一定是慷慨激昂或者催人奋进的。但是现实是,这次的采访让我着急且心酸: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们普遍已八九十岁高龄,当爷爷奶奶们的衰老实打实地就在眼前,难免让人有这种情绪。

  想到这样两位连讲话都很困难的迟暮老人,在新中国成立前毅然入党,又为了老百姓的事业贡献一生,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所以,我们不得不加快脚步,去对话,去记录,去定格。即使他们吃过的苦、受过的累、经过的岁月,不是几段文字、几张照片就可以承载的重量。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去记下,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以及他们背后厚重的历史和人生故事。

  因为,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海报制作:韩依晓

 

责任编辑:徐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