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四大规划看济南如何推动起步区“15年起新城”,重点项目如何分布?
获批近俩月,济南加快“起步区”建设号角声响彻大河之畔。截至目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已进驻世界500强企业16家,签约项目78个,总投资2263亿元。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山东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已初现“雄姿”;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黄河体育中心开工,两岸交通一张网越织越密。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设立之日起,就自带很多“光环”:国家级新区、济南未来之城……每个听起来都无比“高大上”,让人不禁充满好奇: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未来会是什么样?济南如何推动起步区“5年立框架、10年塑优势、15年起新城”?
近俩月,济南发布的多个规划措施中都提到了“起步区”建设,大致描绘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未来的样子。期待吗?一起看看。
交通先行:未来“起步区”跨黄桥隧达14条
交通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各种规划中,交通的建设无疑是走在最前面的。
关于济南“起步区”交通规划中,有一条十分吸引眼球:到“十四五”末,济南将在全市建设26条跨黄通道,其中起步区跨黄通道14条,平均间距3公里。据了解,在跨黄交通密度上,黄河上一般要大于4公里才能设一个通道。
跨河交通问题,曾一度是阻碍济南“拥河发展”的“拦路虎”。近年间,济南跨河桥隧的建设正迎来史无前例的大提速,目前,济泺路穿黄隧道、凤凰黄河大桥、齐鲁黄河大桥年内建成通车,“三隧一桥”(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济泺路隧道北延和济南黄河大桥复桥)新一批跨河通道实现开工。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局长贾玉良透露:济南市交通局会同市黄河河务局、发改委、起步区等相关部门,编制了高质量的跨河通道规划。在这个规划中,起步区跨黄通道突破了“4公里设一个通道”的限制,实现平均间距3公里,局部2公里就有一条。黄河天堑变通途,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主干道如何建才能既能方便出行,还能在有限面积内扩展济南起步区城市空间?
据了解,济南“起步区”规划布局“四横八纵”快速路网络,总长为196公里。同时,为不限制起步区城市发展,新建快速路将尽可能按照地下快速通道建设,在中心城区不再规划建设高架路。
例如:黄河大道作为起步区“四横”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工程在城市核心区以隧道形式为主,沿线共布置3段地道,总长度超过一期路段一半以上。
未来,依托济南市“一联三环十七射”高速公路体系,起步区将形成内环直达、绕城连接、三环过境的内外双循环高速通道格局。
其中,内环路(二环高架路网)中,二环东高架路将与在建济南黄河大桥复桥顺接直达起步区;绕城高速公路中,济乐高速南延线通车,打通与青银高速、济广高速等路网联系,让东部、北部城区前往崔寨组团更加快捷。
轨道交通方面,记者梳理发现,未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7号线一期都将途经起步区。据了解,3号线二期工程起自一期工程滩头站,途经稻香、川流、向阳、临港,终于遥墙机场站。7号线一期起自凤凰南路站,终于济北站,是一条贯穿主城区的南北向骨干线,连接莲花山片区、汉峪片区、CBD核心区、洪楼片区、黄台片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等重点区域。
强化创新驱动:未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接近60%
“起步区将拥有市级管理权限,享受国家级新区待遇。”《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开篇就提出支持起步区“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政策”,是起步区建设的最大政策红利。
比如,起步区范围内的太平、孙耿、崔寨、大桥等区域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但可享受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起步区内企业可享受更加宽松的商务环境。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谢堃表示,也意味着允许起步区开展制度创新,让起步区内企业可享受更多制度创新红利。
“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济南“起步区”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除了享受国家级新区待遇以外,济南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
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济南市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措施提出,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实行“新区特办”机制,其中高标准打造省、市、区一体化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推进工程项目“承诺办”等制度,都是在全国具有开创性的改革举措。
“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加快起步区开发建设。”记者从济南市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了解到,济南将支持国内外知名院校在起步区建设前沿交叉研究中心,推动基础科学与硬科技研究。
加快集聚绿色建设科研机构、服务机构和高端人才,打造国际绿色技术前沿和科技研发高地。筹建黄河科技岛,集聚社会化、市场化、平台化科技服务机构,推动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集群化发展。加快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济南科创城载体平台建设。
此外,济南“拿出真金白银”鼓励起步区创新。据了解,“十四五”时期,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超过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将接近60%。2035年,济南“起步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创新驱动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能。
随着起步区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一颗“镶嵌在黄河流域最具现代化特征璀璨明珠”将迅速崛起于黄河北岸的广袤土地上。
(闪电新闻记者 高亚南 柴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