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点滴水 穿石开山汇洪流
临沭县朱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题 记
沂蒙,水长。沂蒙山间,常见到石缝中有一股股清泉,它们挤开石头,冲出地表,汇成条条小溪。涓涓溪流,却能分开草丛、甩掉泥沙,推开石缝、跨过沟壑,哪怕从山崖跌落,也要拼了命地向前奔。它们从四面八方汇聚成河,迸发出磅礴之力。它们怀揣梦想前赴后继,誓要在这莽莽大山中冲出一条路,冲向广阔无垠的大海。
水,像极了八百里沂蒙的千万群众。回望烽火硝烟的岁月,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在老区圆梦小康的路上,共产党人紧紧依靠人民,发挥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亿万水滴、万千溪流的磅礴力量。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娄和军 李振
打开山东地图,东汶河、蒙河、祊河、柳青河、涑河、白马河、浪青河、李公河如8条细细弯弯的蓝线,从沂蒙山麓的四面八方蜿蜒而下,它们的汇流最终造就了山东境内发源的第一大河——沂河。
沂河流过山丘,撞过石头,吃过沙土,却依然清澈。
在沂河源头,沂源县大张庄镇,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南岩四村以前是省定贫困村,土地主要是山岭薄地,收成低。2016年,在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持下,南岩四村整村推进蔬菜种植,还利用大棚覆膜专项补贴扶持村民个人建大棚。当年就发展起100多个大棚,其中有不少贫困户参与。2018年10月底,村党支部书记赵卫祯接到了上级下发的贫困户动态调整方案,要求重新核实贫困户各项情况,及时精准调整其分级分类。捧着这份方案,他感觉像接了一个烫手山芋:虽说一段时间内“脱贫不脱政策”,可贫困户项目分红、危房改造、教育帮扶、医保报销等政策明摆着是“白给的红利”,一旦退出,早晚得“飞”了,谁愿意退出来呢?
没想到,村贫困户代表会上,赵卫祯一点儿没受难为。“俺愿意退。”贫困户于天地第一个站起来。就在半年前,他先天残疾的大女儿去世了。于天地说:“这些年党照顾俺,给孩子看病,现在孩子没了,花销小了,家里又新建了蔬菜大棚,不用伸手向政府要补助了。”会场上,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们中,有通过种蔬菜大棚脱贫的,有子女毕业负担减轻的,有身体康复恢复劳动能力的……至2019年初,南岩四村贫困户动态调整上报时,全村122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主动退出。
沂河奔流向前,蕴含着风骨,澎湃着精神。
这股精气神儿,尹晓斌很熟悉。尹晓斌是沂南县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为了解决扶贫融资难,2015年,该行在省内率先设计了“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两种扶贫贷款,分别贷给贫困户和安置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原本预计会出现较高的坏账率,结果却让尹晓斌大吃一惊:截至2020年底,两款产品累计发放13.2亿元,不良贷款仅为24万元,远低于普通商贷的不良率。
“造成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贷款人身亡、大病等意外情况,有钱不还、故意赖账的情况从未发生过。还有的贷款人依靠贷款发展起来,成了银行的优质客户。”他说,“老区人民讲道义,我佩服!”
沂河奔流向前,就像沂蒙百姓挺胸抬头走向未来,贫困夺不走沂蒙人民不屈的尊严。
端详着从水井里引来的汩汩清泉把地里的黄烟叶浇得碧绿挺拔,沂源县南鲁山镇文泉村村民袁顺香一脸笑容。
文泉村因泉得名,却曾备受缺水之困。文泉村被锥子崮、马头崮、大崮、小崮四座山头环绕,形同“文”字。又因村中有一眼老泉,故名文泉村。全村生活用水靠村西的一口自流井,春天雨水少时,上午村东供,下午村西供,有时没赶上接水,只能去老泉或走十几分钟山路,去山里的饮泉挑水。村民们想啊盼啊:这水,啥时能像村名里的泉一样,汩汩不断?
水,曾带给袁顺香一家刻骨之痛。那是丈夫出车祸和婆婆患脑血栓双双瘫痪后的一个春天。袁顺香在地里忙活了一上午,口干舌燥的她回家掀开水缸盖儿一看,见了底。望着屋里躺着的丈夫、婆婆和空空的水缸,袁顺香一屁股蹲在台阶上,号啕大哭。
水,是袁顺香的念想,也是文泉村的幸福之盼。2017年,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出资在文泉村建设大樱桃种植项目,配套了一口深井,解决了吃水问题。上级扶持搞农业开发,新建蓄水池,铺设输水管道。从那以后,袁顺香拧开家中的水龙头,总有清水汩汩流出。
文泉村建设30亩黄烟种植扶贫项目,吸纳贫困户就业,袁顺香率先报名。“能在家门口打工,中午不耽误回家做饭。”袁顺香很知足,早上时常第一个赶到项目园。她还参加了村里的公益岗,每周3次帮助其他贫困家庭打扫卫生。2020年,袁顺香在黄烟项目的打工收入1万元左右,再加上2亩地的流转费1000元,公益岗工资2300元,丈夫的优抚补助4500元和光伏项目分红540元,两口子年收入将近2万元。
夏天明媚的阳光,越过马头崮顶投进文泉村,把袁顺香家整洁的院子照得亮亮堂堂。家里拉下的6万多元“饥荒”全部还上了,袁顺香腰杆挺直了,步伐像年轻人似的,轻快有力。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双脚蹚出一条路,自立自强是沂蒙人骨血里流淌的基因。就像文泉村周边深山里藏着的众多小泉眼,只要有条缝、有个孔,就有水向外涌、向外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拼尽全力向前奔。
莒县桑园镇,人称“三山六岭一分田”,133.2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283个山头,山岭薄地养活不了人,全镇5.3万人中有2万多人外出打工,梭庄村31岁的小伙杜明德就是其中之一。
杜明德念初二那年,父亲患脑血栓失去劳动能力,母亲一人种着家里的四五亩地,一年也就收入2000多元,年少瘦弱的杜明德只能外出打工分担家庭重任。几年时间,他去市场卖菜,到电子车间打工,送过快递,干过车站调度员,搞过大桶水销售,甚至还去学过航海,打算出海谋生计。他说,自己有一把子力气,总不会活活饿死、穷死。然而三年前母亲又查出严重的类风湿心脏病,卧床不起,严重时几乎每个月都要住院治疗,作为唯一的儿子,他必须回家承担起照顾双亲的责任。
一边是卧床的父母离不了人,一边是一家三口吃喝拉撒看病离不了钱,往后的路怎么走?那些日子,杜明德晚上总是睡不好,辗转反侧想出路。2019年6月,桑园镇联合本土网红“爱做饭的强子”,启动了针对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的免费电商直播培训,杜明德看准了直播卖货能兼顾照料父母和工作的特点,马上报了名。经过培训,杜明德开了抖音号,直播销售蘑菇、玉米、地瓜、粉条等土特产,当年9月直播销售就突破了5000元,杜明德第一次买了个稀罕水果——榴莲孝敬父母。去年11月他开卖地瓜干、地瓜面、手工地瓜煎饼等土特产年货,受到网友欢迎,销量最好的地瓜面每天出货50公斤以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父母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母亲眼瞅着儿子的生意越来越忙,从早到晚不是看货、拿货,就是理货、发货,几次叮嘱他:“做买卖要挑好的卖,千万不能糊弄人家啊!”
推开层层石障,冲出条条水道,山泉奔流向前。
“咱沂蒙人没有等着别人帮扶和支援的习惯,只要手脚能动,就肯下力,想致富。只要有条路,就不会坐等受穷。”沂水县夏蔚镇云头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付永对记者说,云头峪村55户贫困户93口人,八成都是老弱病残。“关键在于给他们一条路。”
云头峪村贫困户王同芸在种植大樱桃的同时,还在扶贫车间做缝纫贴补家用。她摔伤腰椎后无法干重活的丈夫张守明也没闲着。他坐着马扎,身边放个筐头,在家帮她做些挽袖口、穿裤腰的轻快零活儿。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沂蒙人民你推着我,我拽着你,就像一颗颗水滴,不分彼此,相互牵引,携手前进,激荡出磅礴的力量。
沂南县经济开发区新城二村村民时恩春是个蘑菇种植户,前些年妻子患乳腺癌,四处求医问药,欠下了巨额外债。时恩春急得愁得耳朵聋了。2016年,扶贫干部为他协调来5万元贷款,帮他新建了蘑菇棚,如今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他在蘑菇大棚常年安设五六个特殊岗位,来务工的有残疾人,有困难户。他专门找人喷绘了一块大广告牌挂在蘑菇棚外:“常年招收学员,残疾人、贫困人员免学费。”为啥给自己绑上这些“累赘”?记者在微信上打了这行字。这个个头一米八的大汉声如洪钟:“咱困难时受了那么多帮助,现在得力所能及拉别人一把!”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他们依旧满怀高昂不屈的斗志,挺胸抬头奔向前。
江海,是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汇成的;史诗,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的。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老照片上,贫苦百姓量地的皮尺、分地的木桩、豆选村长的大碗,暗藏着革命战争胜利的密码。革命战争年代,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脱贫奔小康的征程,同样如此。
记者在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兰陵县芦柞镇小卞庄村采访时,见到了6大本会议记录。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着2019年1月至今小卞庄村扶贫主题的大大小小70多场会议。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该村37万元扶贫专款投向的家具生产项目经营不佳,需要尽快为这笔扶贫款找个新去处。村党支部书记刘羽昕连续召开两次党员会议,并邀请10多名贫困户参会,商议选啥项目。会上,有人提议投菊花大棚,有人提议投香菇大棚,有人认为投光伏最保险……两次会议,大家各抒己见,议而未决。
带着问题,刘羽昕花了一个多星期考察项目,再回来与大家商量。第三次会,36名党员、群众代表把票全投给了光伏项目。刘羽昕说,2015年以来,到村的各级扶贫资金600万元,每一笔,都是这样由村民代表、贫困户代表点头投出去的。
“全市19.6万户32.3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基本上每户每年都会接受10次以上的核查和走访,每一次入户都是一次意见采集和反馈的过程。”临沂市扶贫办副主任唐艳芳说。
人民中蕴藏智慧,人民中饱含力量。脱贫奔小康,要从人民群众中寻找敢担当、会致富、能带头的优秀人才,带动群众走向富裕。
李洪浩就是莒南县十字路街道石泉湖村的奔小康带头人。石泉湖村曾是全国闻名的山区综合开发治理典型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李洪浩的爷爷李义丰作为石泉湖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在山上修筑了4座水库,把村里80%的土岭地变为水浇地,在全县第一个统一规划建设了苏式风格的新村,把石泉湖村这个只有28户的小穷村变成了全国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李义丰也当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成为带领石泉湖村走出贫困的第一代“引路人”。与石泉湖村相邻,同属一个行政村的虎园村,早在80多年前,就通过“豆选”选出了本村的革救会会长,带起当地一股重要的抗日力量。笃定跟着头雁飞,是这里百姓的一贯选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红旗村”,却因为养猪产业的无序发展,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村”。在部队上见惯了四处整洁干净,2004年返乡的李洪浩一踏进村里,心凉了半截——村里家家户户建猪圈,空气中臭气挥之不去,街上粪污横流,外人路过都是掩鼻而走。
李洪浩家里堂屋的墙上,一幅爷爷带领村民整山治水的照片高高悬挂。它像是一盏灯,指示和提醒着李洪浩主动思索新的时代命题——农村富起来再往哪儿走?新农村应该有怎样的新面貌?
2017年,莒南县出台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调整方案,石泉湖村被划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畜禽养殖,村北的天佛山也被规划建成景区。石泉湖村要从养殖村向旅游村转型的消息传来,已进入村党支部的李洪浩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发展旅游必须“腾笼换鸟”,养猪这条路走到头了。
李洪浩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员拆猪圈,可村民要么闭门不见,要么嘴上答应却迟迟不下手。“不拆猪圈,石泉湖怎么摘掉‘臭村’的帽子!”李洪浩一咬牙,当即带头拆掉了自家占地10亩的规范化养猪场。看见村干部动了真格,村里的十几户养猪大户也自觉拆除了自家的猪圈,随后各家零散的猪圈也陆续被腾空,至次年春,全村猪圈全部完成拆除。又经几年绿化美化,如今的石泉湖村变了样,村里道路整洁,房前屋后花团锦簇,空气中弥漫着清香,县里人居环境排名,石泉湖村几乎次次名列前茅。村里还流转了10户老宅改建成民宿,每逢节假日都能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放眼八百里沂蒙,有许许多多个“李洪浩”返回家乡带动乡亲走上小康路。仅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一年时间,临沂市从返乡创业企业家、退役军人和机关干部等优秀人才中选配村党组织书记1338名,遴选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的“沂蒙乡村振兴好支书”106名。沂蒙山里的能人越聚越多,发展的劲头儿越干越足。
头雁引着雁群飞,大河牵着小溪涌。共产党人带领老区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条条小溪汇成大河,积聚起惊涛拍岸、雷霆万钧的力量,奔向风光无限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