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东明县小井村:从吃饱饭到吃上“小康饭”

2021-07-13 07:46: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沿着柏油路,穿过沙河、郭庄、洼刘和大王庄这几个村子后,刻着“改革第一村”的石牌坊出现在记者眼前,这就是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小井村。

  在距离镇政府大院几百米处,小井村史馆就坐落在那里,取名为“小井记忆”。

  走进村史馆,迎面是一整墙的铜塑雕像,生动再现了当时发生在小井村的重要事件。正中间位置,在人群中,一人正举着手给群众讲话。“这就是当时我们村召集村民商量分地事宜的场景。”时任小井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年已经78岁的李鹏举告诉记者。

  漫步“小井记忆”,李鹏举抬头看着掠过眼前的老照片,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亲切。当他走到时任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到小井村调研时拍下的照片前,停下了。“我印象很深,1977年‘腊八’那天,周书记第一次到我们村调研,在看到几户村民的生活状况后,十分痛心。走访完,一脸严肃的周书记带着充满期望的眼神对我们说,马上春节了,能不能让社员们吃上一顿饺子?我们没有吭声。随后,周书记又说,再不济,能不能让社员们吃饱饭?我们也没有吭声。”李鹏举回忆说,“当时的情况确实让我们无地自容,之所以不敢应下来,主要是怕完不成任务啊。”

  回到东明县委,周振兴开会开到凌晨,说:“要想办法让群众吃上饭。不管用啥办法,让群众吃上饭就是好办法。”

  周振兴走后,时任小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喜堂,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小井村先后召开了村党支部会、生产队长会、贫下中农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大家都同意把地分了。从1978年2月开始,由刘喜堂带头,该村党员干部在当时菏泽地委的支持下,以《中央农业六十条》为依据,率先启动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改革,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实行分田到户、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庄。通过“包产到户”,1979年,小井村粮食总产量比1977年翻了四番,村民温饱的问题得到解决,迈出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一步。吃饭问题解决了,群众都干劲十足。以前东明县每年吃国家统销粮四五千万斤,1979年就开始向国家供粮了。

  吃饱饭后,小井村人继续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吃好饭、吃“小康饭”而努力。

  刘红力是刘喜堂的堂孙。多年后,刘红力返乡创业,抱着带领村民致富的愿望和梦想,做着这样一件事:发起成立合作社,把零散的土地集中流转,搞规模化经营。

  刘红力领着记者参观合作社的大型农机、粮仓,兴致勃勃地说:“这是悍沃1404大型四驱拖拉机,这是烘干机,这是粮仓……烘干机一天能烘干30吨粮食,烘干后直接放进粮仓储存。我们种植富硒高蛋白小麦,加工富硒面粉和原味富硒挂面,很畅销。最多的一天光往唐山就发了30吨富硒小麦。”

  刘红力说,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市场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推广了农业新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科技含量。目前合作社已经集中经营近一万亩耕地,发展社员3000多户。用上了无人机洒药、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化收割,搞富硒粮食种植和食品加工,亩效益提高了一倍以上。

  “现在俺村和周边村,农民都明白,不能只顾亩产量,还需要提高亩效益才行。农民不但要吃饱饭,而且还要吃好、吃健康。”捧着一捧颗粒饱满的富硒小麦,刘红力说。

  今天的小井村,产业聚集,充满活力。

  在村北头,上百座大棚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这是集设施农业、数字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小井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一期1500余亩的规模已经形成。在已建成使用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拿手电筒查看羊肚菌长势的吉尚喆兴致勃勃,按照他的预计,今年羊肚菌能实现亩产800斤以上。

  吉尚喆是小井镇有机地标产业园羊肚菌技术总监,他介绍:“8斤鲜品可以出1斤干品,按照目前市场羊肚菌烘干价格来算,一斤羊肚菌1200元至1500元,一亩地至少有10多万元的收益。”

  小井村有机地标产业园作为小井镇乡村振兴的标杆项目,可安置当地富余劳动力800人就近就业,并带动村民发展联营种植。“在这里工作的村民每天工资在80元-100元左右,他们见证了整个播种到采摘到收益全过程,所以不少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跟我们一起种。”吉尚喆说。

  在村东南位置的一处工地,工人们正在赶进度。这里即将建起的小井·1987科创园可以为项目企业提供生产厂房16000平方米,并配备了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以及沿街商业等配套设施,打造集生产加工、产品展示、电商物流、科技孵化、网红打卡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园区,为全镇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