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中,标准更加重要
●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对于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引导国内大循环向更高层次跃升具有更加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 赵小菊
7月28日,2021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在青岛举办。本次大会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青岛设立的“国际标准化论坛”而来,“国际标准化论坛”已于2017年、2019年由青岛市政府承办第一届与第二届,今年升级为山东省政府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联合主办,且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秘书长致辞。标准化为何被如此看重?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究其原因,在于制定标准意味着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如果能将自身独有技术写入标准则更是如此。比如山东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我省将自主专利技术写入国际标准的首家企业,将技术优势成功转化为市场优势,企业产值和效益连年翻番,短短数年间,昊月便从年产值百万元的小微企业迅速成长为产值过亿元的中小型企业。
将视野再放大些来看,标准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标准可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我省在全国率先发布了“领跑者”企业标准,推动企业主动对标国际标准提高水平;标准可以守护碧水蓝天,我省制修订能耗限额、节能减排、污染物排放等150余项地方标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可以护航安全生产,我省建立了包括164项地方标准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标准体系,助力构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标准还可以优化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并在乡村振兴、海洋强省、新旧动能转换等诸多重大战略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标准的作用愈加凸显。在新发展格局中,我们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标准通过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形成普遍认同执行的技术依据,大幅降低生产和交易的成本,成为对外贸易和产业合作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和市场规则,所以,标准是全球经贸合作的通行证,不论是产品、技术,还是服务、模式,要走出去就离不开标准这个桥梁纽带。
我省向来重视标准化工作,2018年,我省获国务院批复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作为全国五个试点省份之一,在体制机制、制度安排、标准体系、重大项目、人才支撑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使得标准在促进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与引领作用逐步显现,而“山东标准”也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新发展格局下,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对于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引导国内大循环向更高层次跃升具有更加重要和特殊的意义。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在搭建国际标准化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方面,我省已占得先机。在青岛设立的“国际标准化论坛”和“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首次在成员国设立的标准化会议和培训基地,为我省企业更便捷获取国际标准信息,掌握国际标准化活动规则,畅通国际标准参与通道,宣传推介标准化成果及创新以标准资源为内容的国际产业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次升级举办的2021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国际标准交流互鉴,有助于促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国际标准资源交流,带动技术、市场、人才、项目等全方位要素资源合作。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省在标准化创新发展方面需不断追求新的突破,比如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创新,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的加速构建,关键技术标准的加紧研究等。应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引领,坚持融入国际、走向世界,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彰显新的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