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抓防控“线上”忙转型,筑牢“安全屏障”文化场馆这样做

2021-08-17 07:27: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疫情给各地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影响,剧院、书城、影院等少了往日的喧嚣。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迟档期、严格消杀、线上销售……一系列多元化尝试正成为各类文化场所努力的方向。 

   

   

  □ 本报记者 徐晨 王红军

  疫情给各地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影响,剧院、书城、影院等少了往日的喧嚣。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迟档期、严格消杀、线上销售……一系列多元化尝试正成为各类文化场所努力的方向。

  演出延期,剧院做好“空档期”过渡

  8月16日10时许,记者走进山东省会大剧院,偌大的剧院大厅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安排暑期线下活动。上周,省会大剧院宣布延期或取消8月所有演出及线下活动。

  “这一决定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对观众安全的负责。”山东省会大剧院副总经理鲍晓庆说,往年的5月-10月,是剧院票房的销售旺季,此次调整演艺活动档期的代价是近300万元的票房收入和一个月的空档期。

  那么,在空档期,剧院能做些什么?

  据了解,自去年疫情发生后,剧院每日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剧场进行消杀。只要有演出,工作人员还会在开场前、结束后的多个时段对演出现场、人员通道等空间进行全面消杀。同时,剧院还会每日对空调机组进行消毒。

  剧院工作人员说,“如果一场演出时长较长,其间我们还会对该演艺厅的空调机组进行消杀。”此外,所有人员进入场馆前均要核验健康码、测量体温。做好人员健康登记,严格落实实名制购票,以便必要时开展追踪监测。

  “我们会做好防疫准备,这不仅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能让观众感受到剧院严谨的态度,从而更有信心走进剧院。”鲍晓庆说,“如果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良好,剧院将在8月底重启,继续推出优质演出剧目和艺术普及活动。”

  书籍消毒,书城“线上销售”潜力大

  8月16日13时许,记者在山东书城总服务台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快递发出的书籍喷洒酒精消毒。

  “很多读者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和网店下单,既可以选择线下取书,也可以选择快递上门,但无论如何都要经过工作人员消毒这一关。”山东书城副经理闫龙说,疫情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契机,不仅助推书城向线上销售转型,也提供了安全防控方面自省自查的机会。

  此次疫情期间,山东书城加强了防控力度。在书城出入口,有专人负责扫描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书城内,工作人员不仅每天都会定点定时对卖场进行多次消杀,还提供免洗杀菌洗手液。

  此外,山东书城取消了原定于7月底至9月初举行的大约100场线下活动,店里的客流量较往年暑假明显减少。然而,店内的业绩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这其中,书城的“线上”业务布局功不可没。据统计,去年山东书城各平台线上销售书籍订单超过500万笔。

  闫龙介绍,山东书城目前不仅搭建了公众号商城,还打通了第三方销售以及直播平台销售渠道。同时,店内工作人员还会积极引导读者选择线上购书、线下配送等多渠道服务。读者用户只需动动手指,想要的书籍就能快递上门。

  “线上销售可以在保证业绩的同时,减少人群聚集,这是个大趋势,我们早就开始着手布局。”闫龙说。

  从“线下”到“线上”,探索更多发展可能

  8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济南新世纪电影城泉城路店,出示健康码、检测体温,然后自助机上取票,进入影厅。

  “我们严格防疫要求,对观众落实‘排队一米线’、扫码测温等防控措施。”该影城经理李言鲁说,目前影城90%的票是从线上平台售出,线下售票寥寥无几。对于线下售票,现场登记信息,必要时可以联系到人。

  根据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电影院上座率不得高于75%。“但是,现在影院的上座率普遍不高,周末能够接近10%。”李言鲁说。

  “影院靠电影,电影靠内容,有了好内容才有市场和观众。”李言鲁说,疫情发生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剧本杀、网剧占据了一些年轻人的时间。

  从“线下”到“线上”,剧院探索更多发展可能。“疫情期间,人们的艺术消费需求仍在,通过线上推送,不仅能避免人群聚集风险,还可以维持受众黏性直至恢复演出。”鲍晓庆说,近年来,山东省会大剧院一直在作多元化尝试,去年疫情发生后,剧院借机开始拓展线上艺术呈现形式,大约100场艺术课程等活动被搬到了线上举行。

  借助“线上替代线下”的思路,山东省会大剧院去年的演出及活动场次仅比预期计划少二三十场,而长时间线上曝光还成功“培养”了目标受众消费欲望,复演后的剧目因此获得“开门红”:去年6月1日,剧院正式复演,此后连续半个月的上座率都达到了规定上限的90%。此次推迟取消8月演艺活动后,山东省会大剧院沿用了此思路。

  文化场馆采取丰富数字资源供给、调整开馆时间等措施 

  严格防控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筑牢“安全屏障”文化场馆这样做   □资料:徐晨 王红军 制图:马立莹

  不同场所不同人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请大家佩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排队进入。”8月16日早上9时,青岛市图书馆外准备进馆的市民正排队等候,安保人员反复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事项。

  制订方案、发布预警、减少活动、现场督查……面对疫情新形势,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紧急通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领域特殊时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方案》《关于在全市文化和旅游领域开展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联合专项督导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对近期文化和旅游行业落实防控措施进行部署。

  青岛文化行业从严从紧从速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密集公共服务场(馆)、文化经营场所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测温、验码、戴口罩、1米安全隔离线等防控措施,停止馆内人员集聚的参观(表演)活动,公共区域配备消杀用品加强防疫消毒频次,各剧院8月份演出也都已取消。

  8月16日上午,记者在淄博市图书馆看到,所有入馆人员都要出示行程码,检测体温,并进行实名登记,随身携带物品经过安检后方可入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进入暑假以来,到图书馆借阅书籍的读者明显增多。自8月8日起,淄博市图书馆及各城市书房自习室、阅览室实行隔位就坐,城市书房继续实行限流措施,同时在馆人数限50人;市图书馆恢复实施预约入馆,读者需提前一天通过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预约次日席位。淄博市图书馆进馆人数由预约前最多4000余人(周末、节假日),减少到预约后1000人(上限)。

  淄博市图书馆馆长姜艳平告诉记者:“为保障读者的健康安全,我们会全力做好归还书刊、公用设备、公共区域的消毒。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读者的文化需求,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线上读者活动和数字资源供给。”

  除了图书馆,淄博市各类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均已建立了预约机制,并严格按照《山东省公共文化场馆恢复开放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严控流量。淄博市目前正常经营的文化娱乐场所共有352家,其中网吧223家,KTV95家,电影院34家。淄博市文旅部门依据疫情防控规定指导剧院、电影院、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落实主体责任,对入场人员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落实佩戴口罩、日常保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要求。

  为进一步减少群众排队等待时间,从8月11日开始诸城市图书馆开门时间由8点调整为7点30分。每天早上6点,环卫人员就开始消杀场馆与擦拭桌椅,晚上群众散去再进行消杀,公共区域不定时消杀。

  8月11日下午,诸城市文旅局组织开展了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诸城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测温查码时“发现”黄码、发烧等情况后,博物馆随即安排人员将相关观众带到留观区,并分别向业务主管部门和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汇报,在疑似观众被转运后,对环境进行消杀。

  “我们将持续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持‘人’‘物’同防,充分发挥好网格化管理作用,全面把牢精准防控关键环节。”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说。

  (统稿:李丽 采写:李媛 杨淑栋 张鹏)

  老员工眼中的影院“非常时期”:员工虽减少,防疫要求不减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徐晨

  “这个月有一个同事提交了辞职申请,作为影城老员工的金娟环顾四周,恍然发现身边的‘老战友’越来越少了。”为了鼓励员工,济南新世纪电影城泉城路店的李言鲁在影城微信公众号上讲述了金娟的故事,也回顾了10年来的行业变化。

  “年轻人想要出去学习新的技能,换个行业是可以理解的。我在影城工作这么多年了,要走还真是舍不得。”金娟说,毕竟自己从2007年开始,就在影城工作,到现在已经14年了。

  “去年受疫情影响,影城闭店,但我们基本工资照发,没辞退一名员工。”在闭店期间,金娟和员工们互相鼓励,轮流去影城维护放映机器,清洁卫生,认为疫情后一切将恢复正常。

  作为老员工,金娟感觉现在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以前一个岗位好几个员工,而现在一个员工要站好几个岗位”。票房、服务、放映、小卖,现在这些岗位她和同事都轮流排,一人盯几岗是常有的事儿,“有个顾客来看电影,发现入口给他测温的员工,在卖品处卖给他一瓶水后又在给他检票,就笑说‘怎么又是你?’。但无论人员怎样减少,防疫要求不减,对观众严格落实‘排队一米线’、扫码测温等防控措施。”

  李言鲁说,电影城终究属于服务行业,无论未来网络如何发达、人工智能如何先进,影城不能只有冰冷的机器。中国电影市场的大厦需要普通员工来支撑和维系。“今年春节档票房破了记录,我们的员工数却连以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虽然很累但我们都很开心。”

责任编辑:田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