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现场推进会在潍坊召开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策部署,9月17日,在潍坊召开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现场推进会。
上午,参会人员先后来到潍坊市高新区潍柴新科技研发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潍坊市峡山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市坊子区省数字化绿色铸造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等重点企业、创新平台进行实地观摩。
据介绍,潍柴新科技研发中心项目是华潍热电退出 213 亩地块建设的“腾笼换鸟”高质量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40 亿元,建筑面积 22 万平方米,可满足 5000 名科技人才研发需求,全力打造集高端产品研发、展示、虚拟测试、协同创新于一体,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顶级新能源未来创新中心。项目于 2020年 4 月开工,今年 10 月建成投用。在潍柴新科技研发中心内,设置了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成果展,高新区经发部门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潍柴高端发动机、天瑞磁悬浮鼓风机等新型产品。
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是 2020 年省重大项目,是潍坊高新区实施“腾笼换鸟”、攻坚“双招双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项目。潍柴集团引入世界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世界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军企业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采用世界领先的质子膜技术,生产的燃料电池寿命可达 3 万小时,性能领先国内产品,新增年产值 100 亿元。项目获批科技部燃料电池发动机、重型载货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与控制 2 个重点专项,是国家燃料电池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目前,项目已顺利完成建设,氢燃料电池联合生产车间、试验中心、供气站、中试车间及生产车间均已建成投产。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是由北京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新型研发单位,同时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由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担任院长。研究院占地 300 亩,于 2018年 6 月 15 日启动建设,已建成科研综合楼等房屋设施 7.1 万平米、10000 平米大棚及 16 亩露天基地,5000 平米智能温室正在建设中,已购置近 2 亿元的大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居全国前列水平。研究院致力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扶持的全链式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已经建成麦类种质创新集群、蔬果种质创新集群、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研究三大创新集群,规划 3-5 年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新引擎,10 年建成国际领先、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研究院。
山东省数字化绿色铸造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下的大型中央科技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与坊子区政府联合搭建,是全省唯一的数字化绿色铸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累计投资突破 1 亿元。平台重点从事绿色铸造及智能铸造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在区域转型升级示范工作中,与盛瑞传动、浩信昌盛共同组成铸造行业“一平台两基地”共享示范。参与了坊子区铸造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区内铸造企业数量由 300 家缩减到 64 家,形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区域转型示范区,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攻坚克难奖励。依托平台建设的山东省铸装工业云服务平台,通过构建互联网+制造业的一体化新型服务体系,突出服务理念,大力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实现省内注册认证服务商近 600 家、上云专家 300 余人、发布产品服务 2600 余件/次、铸造行业专业数据库收录数据突破 1.4 万条,累计实现线上产品技术交易额突破 2 亿元。
当天下午,在潍坊召开会议。与会人员观看了潍坊市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专题片——《新理念 新动能 新潍坊》,省工信厅、省能源局和济宁市、威海市、菏泽市、潍坊市作了交流发言,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新旧动能办主任周连华总结讲话。
周连华说,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科学运筹、精准施策,以“三个坚决”为重中之重,集中力量推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在“三年初见成效”基础上奋力取得“五年突破”。坚持高点站位精心部署,聚焦突破什么、怎么突破,作出细化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各级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坚持高标定位精深谋划,出台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落实“三个坚决”行动方案以及“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计划,细化制定了14项目标指标,具化实施优良产业生态、创新驱动、重点领域改革等“八大攻坚行动”,确定119项具体任务,为集中力量攻坚突破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坚持高效推进精细落实,提早行动开展“两高”行业项目深度核查、摸清底数、分类处置,在全国率先出台“两高”行业项目管理办法,坚决推行“五个减量替代”,实施42条产业链优化提升工程,组织三次、共计1625个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省领导同志带头下沉一线督导落实,“四进”攻坚完成重点项目等协调服务12轮次,有力推动了各项任务向深处走、往实处落。
周连华指出,当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氛围浓、干劲足、气象新、成效好,蓄势突破的态势强劲——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成为全省上下的高度共识,抢抓“黄金期”、谋求“新突破”的进取意识和拼闯精神蔚然成风;各级各部门对照任务清单台账,倒计时、冲刺跑,成功举办“对话商协会·齐鲁之约”、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等重大推介活动,全省新落地50亿元以上大项目31个,前7个月利用外资增长68.5%;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功获批落地,两项大科学装置进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布局,特别是观摩的4个平台和项目展现了我省蓬勃迸发的新经济新动能,其中潍柴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是该领域的全国首个创新中心;上半年,全省“十强”产业、“四新”经济增加值分别增长20.6%和24.5%,分别高于GDP增速7.8个和11.7个百分点;前7个月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3%和21.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个和6.9个百分点。
周连华希望各地各专班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紧盯“五年取得突破”既定目标任务和台账清单加劲发力:
——突出优势集群引领,在调整优化“十强”产业布局上加力突破。“十强”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产业强不强、布局优不优关系着“五年取得突破”的质量和成色。必须着眼培优育强“十强”现代优势产业,将每个产业上下游全面打开,一个产业链一个产业链地梳理分析,分产业链拉出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核心技术清单,聚力培育“领航型”企业、聚力培育标志性产业链、聚力培育优良产业生态,谋划配套政策,实施强链补链项目,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各市县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集中力量在培植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链、发展特色集群上加快突破。
——突出“两高”项目监管,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加力突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彻底摸清“两高”项目底数实情,加快违规“两高”项目整改处置,严控“两高”项目建设实施,强化“两高”项目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管。
——突出强化创新驱动,在精准培植“四新”经济上加力突破。科技创新是开新局的“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能够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提供源源不断地强劲动力。瞄准产业集群和链条的断点、卡点、堵点,瞄准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领域,聚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足全省实际和发展基础,千方百计抢抓工业互联网的“风口”,聚力推进“数字赋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注入“数字化”的动能。要集中打造创新要素聚集平台,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创新孵化体系,聚力营造激励创新的优良环境。
——突出高端平台撬动,在凝聚区域发展合力上加力突破。按照“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布局,加强协同合作、实现抱团发展,集中力量抓好起步区、省级新区、重点园区等高端平台的规划建设,夯实塑强战略支点,切实发挥好撬动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在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开放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为全省提供有益借鉴。加快规划建设4个省级新区,打造区域融合发展的战略节点,助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抓紧抓实自贸区和上合示范区、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和开发区建设,加快发展园区经济,通过各类园区的密切联动、效用叠加,最大程度发挥高能级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合力。
——突出重大项目牵引,在夯实筑牢发展后劲支撑上加力突破。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五年突破目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最有力手段,牢牢抓在手上,把力量资源有效集中到抓重大项目上,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带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全力抓好“四个一批”落地,针对“十强”产业、“四新”经济、基础设施等,分行业分领域优选形成重大项目工程包,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以赴抓落地、抓推进,每季度都能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以接续不断的优质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运用推广“组建一支专业化对接队伍、搭建一个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出一批精准化招引政策、构建一套系统化推进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机制,精准抓好高质量“双招双引”。强化资源要素统筹调配,建立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单位产出效益综合性评价、市场化交易、差别化配置等制度机制,创新抓好资源要素保障,真正让好马吃上好料。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在强化制度保障上加力突破。以更加创新的思路、以更为有力的举措,健全制度政策体系,深化推进机制、创新政策供给、加强督导考核,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提供强力支撑。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学莹 张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