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个专项规划“领航”城市发展!青岛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城市规划体系

2021-09-23 11:48:00 来源:青岛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青岛41个专项规划“领航”城市发展

  打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城市规划体系,把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表”“路线图”

  在专项规划中密织这座城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脉络,截至目前,青岛已经举行五场“十四五”专项规划专题发布会,共有16个专项规划相继亮相。

  “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结合城市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发展任务,共安排编制41个专项规划,在通过与全市规划、上位规划紧密衔接,在开门问策、问计于企、统筹布局中,打造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城市规划体系,“领航”城市发展。

  打造“时代”的城市规划体系

  以时代为纲谋篇布局一座城市的未来,青岛意图通过这41个专项规划来打造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城市规划体系。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十四五”时期是青岛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不同于过往的新课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青岛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与“十三五”时期的42个专项规划相比,在谋篇布局之时,青岛就将新发展阶段新要求融入其中,结合我市发展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挑战,既有延续,又有创新。

  充分发挥城市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陆海联动的节点作用,规划城市产业发展,“物流业”专项规划也单独成篇;在发展民营经济中激发城市活力,《青岛市“十四五”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成为国内首个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市级专项规划。

  时代的发展印记不仅体现在规划名目的调整中,更融入在规划的具体行文中。

  在编制“现代服务业”这一事关城市发展的重点产业规划之时,市发展改革委就立足城市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纳入重点考量的因素。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青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1.4%,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57%的指标任务,与此同时,青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已经回落到25%。

  重塑城市制造优势,在全市“十四五”规划中,青岛明确提出要提高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与之对应的,《“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从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指标上取消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服务业的发展从追求高速度转向追求高质量,实现战略切换;在产业布局上,突出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在发展路径上,通过试点培育等机制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无论是“新面孔”,还是“老成员”,每一个专项规划的编制都在试图把握这座城市的时代脉搏。

  做好衔接,务求落实

  专项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指导相应领域发展及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

  正是由于具备这样的“挈领”作用,青岛在制定专项规划时,都将其与全市规划、上位规划紧密衔接,充分对接国家、省直部门对各领域专项规划编制的考虑和要求,全面对标细化落实国家、省、市规划提出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部署,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比如,立足开发区发展的基础形势,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山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25年)》,首次对全省开发区发展作出全面规划,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我省176家各类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和发展策略,提出了将开发区打造成全省科技创新引领区、深化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承接这一部署,青岛也正在加紧制定“十四五”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

  让整个规划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系统的政策体系,青岛市搭建工作平台,发动各部门、各区市全面参与专项规划制定。其中,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对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统筹部署推进,加强部门间的对接协作、互相配合;在指定过程中,切实瞄准重点领域,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实事求是设立发展目标,把各项目标的确定建立在深入分析支撑条件的基础上,确保发展目标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引领性,又切实可行。在规划编制的同时,市发展改革委还协调各部门、各区市谋划提出了一批“十四五”时期青岛需向国家争取的重大工程项目,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撑。

  专项规划更突出一个“实”字,实打实、能操作、可落地是衡量专项规划质量的重要依据。做深做实规划内容,把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表”“路线图”,据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刚介绍,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有40个专项规划将配套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成为未来各领域重大政策举措和项目实施的施工图,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

  开门问策,问计于民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科学编制,是青岛从“十四五”规划纲要到41项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原则。

  规划编制过程中,在坚持顶层优化设计的同时,更加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通过多种渠道更大范围更加充分地听取民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听取来自市场一线的建议,尽可能让企业为青岛发展“挑刺”,找出亟需改进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规划;邀请专家学者对每个专项规划进行评审,深入研究未来发展重大问题,为规划编制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和智力资源;重点专项计划均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意见建议,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方式发布建议反馈渠道。

  一部两万五千余字的《青岛市“十四五”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出炉,经历了前期调研、思路研究、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等多个阶段,起草过程中多方征求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意见,书面征求了近3轮70家单位意见,同时聘请市社科院、市委党校、中国海洋大学等的专家学者参与编写和指导,吸纳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规划》理论内容。

  倾听企业家的心声,本着最大程度贴合青岛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实际的基本思路,规划团队还多次赴区(市)、企业开展调研,分行业、分领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10余次,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期待和建议。对标先进,规划团队还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成都、宁波和温州等地考察学习,充分借鉴了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领先思路和成功经验。

  《青岛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是从2020年初就开始着手谋划的。制定期间,市民政局广泛收集各方资料、开展实地调研、确定基本思路,于2020年9月邀请两家社会智库参与编制,并与发改、财政、人社、卫健、医保等部门以及各区(市)民政局进行了多轮座谈研讨、征求意见,为的就是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全面深入地融入规划编制中。

  规划出台的时间是影响规划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十四五”启动之年,各部门都在加紧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面深化改革、民营经济、商贸流通等十余个专项规划,已以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名义印发。体育、海洋、卫生健康等15个专项规划已提交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并原则通过即将印发。其余专项规划也将于近期陆续出炉。

  青岛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将更加清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