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聊城丨走进“繁森新村”:乡村振兴来了,孔繁森家乡变了!

2021-09-27 21:54:00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9月27日上午,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中共聊城市委网信办主办,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的“这就是山东·聊城|乡村振兴·中央媒体聊城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十余家中央主流媒体将以乡村振兴为主线,深入聊城特色村庄,描绘聊城乡村振兴“齐鲁画卷”。当天上午,媒体记者一行来到第一站——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繁森新村。 

  繁森新村由教场李村、孔繁森故居所在的五里墩村等周边5个村联合组成,五个村抱团发展,共同实现乡村振兴。宽阔整洁的水泥胡同、整齐划一的菜畦、宽敞明亮的文化广场、创意独特的墙体画让教场李村这座新农村颇具现代气息……5年前,教场李村还是省定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2020年,教场李村蝶变为“全国文明村”。短短数年时间,村容村貌不仅“提档升级”,老百姓生活改善更是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教场李村位于堂邑镇驻地北1.2公里处,全村共有159户610人,耕地面积203亩。近年来,教场李村大力开展“优美乡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创建活动,重点实施雨污分流、胡同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弱电改造工程。

  走进教场李村,一幅幅生动的3D场景展现在眼前:鱼儿在山清水秀的景色中戏水、儿童在追赶嬉戏、一座座丰收的粮仓、送子出征点将台……美轮美奂的画面,让村民们忍不住走近欣赏,争相拍照打卡。“美丽乡村的改造,让我们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胡同到街道都进行了硬化,一到晚上,附近村里的老人小孩都来这里看灯光秀。”66岁的李正明老人说。

  从村口顺着主干道向北行走,胡同两侧新栽植的蔷薇、月季花开得格外鲜艳,花朵挨挨挤挤、密密匝匝。教场李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岭介绍,在村庄原有绿化的基础上,村里新种植了国槐、红叶石楠、北美海棠等花灌木1244株,金叶女贞、扶芳藤、月季等绿植3100平方。

  由于修建水库占用旧村址,2000年,教场李村集体搬迁到现在所在的位置,家家户户住上了两层小楼,但如厕却成了“大难题”。大部分村民楼上有一间厕所,庭院内有一间旱厕。“原来村内没有化粪池,室内厕所一直无法正常使用,在原有的厕所改造中,也仅对室外旱厕进行了改造。”李金岭说,由于没有连通自来水,一户四口之家每年需要清理2次化粪池,冬季结冰旱厕更是没法用。

  2020年,东昌府区在教场李村等6个村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试点工作,整村实行雨污分流,对污水管道进行改造,一根管道解决了村民20年住楼而无法使用卫生间的问题。

  不仅如此,建在教场李村的繁森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影响着村民的一言一行,丰富了乡村生活。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宣讲活动;进行乡村清洁志愿服务等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美丽乡村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在今年妇女节,繁森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组织妇女们举办了巾帼技能编织大赛,为她们送去节日的祝福的同时,也激发了她们为实现更加美好生活不断奋斗的精气神。

  堂邑镇素有“葫芦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堂邑镇创新推进规模农场、就业工场“两场同建”,完善“产业+就业”机制,流转土地150余亩,规划建设了葫芦农场项目,着力打造“有颜值、有实力、有内涵”的美丽乡村。

  教场李村老人和妇女较多,为进一步增加村民致富渠道,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派驻教场李村第一书记王洪礼协调鲁锦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铝编传承人和绳编老师等组织开展柳编、铝编、绳编手工技能编织免费培训。“济宁来的老师给我们免费进行草柳编技能培训,编制的凉鞋、鞋托、花瓶等通过编织公司售卖,增加了我们日常的收入。”村民张红说。

  目前,教场李村以党建为引领,帮助村民实现居家就业和就近就业。村里还成立了聊城市东昌府区巧手编织有限公司,每月为村民增收1400多元外。现在,在原编织培训人员的影响下,从事编织的人员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