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承压逆势增长,山东外贸底气何在?
□ 本报记者 孙源泽
11月9日,青岛海关、济南海关联合发布消息:今年前10个月,山东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39万亿元,同比增长36.0%。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同比增长38.9%;进口9799.7亿元,增长31.9%,进出口值、出口值和进口值三项指标均已超过去年全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在前六大主要外贸省市中均位居首位。
“这是新发展阶段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注脚。”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郑世林分析,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国际外贸市场不利因素较往年增多,全球运费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成为全球外贸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并且随着世界制造业链条加快重塑,如今的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在重重困难面前,山东外贸取得如此成绩,难能可贵。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山东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全方位开放格局,不断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外部多重承压,新旧动能转换成破题关键
11月14日,山东浩海疏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栖多功能挖泥船,在青岛港顺利装船发往菲律宾。“这是我们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今年在国外市场销量不错,这笔订单的运费将由菲律宾的客户承担。”公司总经理王永生之所以着重提到运费,缘于外贸企业今年普遍遇到困难。
王永生介绍,企业今年以来遇到了海运价格暴涨摊薄企业利润的难题。以发往埃及的散装船为例,今年春天时价格为80美元/立方米,现在价格为240美元/立方米,而集装箱价格涨幅更大。
面对这一情况的,不仅是浩海公司一家企业。省商务厅副厅长吕伟表示,当前我省外贸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市场需求复苏乏力,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蔓延进一步拉升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二是海运费高、订舱难挤压出口增长空间,目前青岛港至欧美主要航线价格同比上涨6-8倍;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供应不足影响企业接单。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王永生看来,今年出口生意虽然难做,但并不是没有机会。“像菲律宾的这个客户愿意承担运费选择我们,就在于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他介绍,浩海公司去年研发的污泥固化搅拌机,一台卖38万元,同样的机器国外生产的一台卖160万元,两台机器曾在同一个工地上施工,国外的机器却先坏了,“这是客户愿意承担高额运费购买我们产品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的底气”。
王永生介绍,企业现在拥有40多项专利,16名研发人员,每年保持着500万元左右的研发投入,前三季度出口额已经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15%。
用技术创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对复杂的外部竞争环境,浩海公司并不是个例。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出台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22条措施;开展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实施技改项目10032个;73个雁阵型产业集群规模达到4.8万亿元,4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新组建6家省实验室,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22254家。
青岛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张径舟表示,今年前10个月,山东机电产品出口6104.1亿元,同比增长43.6%,占出口总值的43.4%,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增长18.3个百分点,成为今年山东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从数据上看,山东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优化,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印证了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初显,山东出口企业和山东制造在全球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发挥区位优势,陆海联动作用明显
11月14日,在胶州海关监管下,一列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缓缓驶出,班列将通过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最终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我们的货物大约6天就可以抵达目的地,相较于选择海运节省2/3的时间。”山东胶运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汪静介绍,因为具有运输时间稳定和清关便利等优势,中欧班列成为在部分国际货运航线停飞、海运价格飙升等情况下外贸企业的重要进出口渠道。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欧班列(齐鲁号)累计开行1456列,同比增长14.92%,共有50条运营线路,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52个城市,成为稳定进出口运力的重要途径。
除了铁路运输,海运也在创新中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11月11日16时,在荣成海关石岛新港跨境电商监管现场,一件件跨境包裹被分拣、过机检查、打包,装入集装箱,待加施海关封识后,将搭乘当晚的“石岛—仁川”班轮出口韩国,次日一早即可抵达仁川港。从装货、通关到出口抵达韩国,整个过程不超过8小时,荣成与仁川形成了一个“八小时经济圈”的闭环。
“韩国买家的跨国购物运递时间实际上比其国内物流都快,一般从出口到送达最长只需要3天。”威海云盟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铭东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境外消费者使用网络购物更加频繁,国产的扫地机器人、电动牙刷、智能手表、电动平衡车等产品因为性价比高,在韩国很受欢迎,而荣成夕发朝至的区位优势为公司出口带来极大方便。他介绍,“双11”期间,公司有30多个集装箱的出口快件从荣成口岸发运,比平时增长30%以上。
吕伟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抓RCEP机遇,在全国率先出台《落实先期行动计划》,以日韩为突破口,积极健全与日韩地方政府及重点企业间合作机制,通过推动加密与日韩空运、海运航班航线,推动先行先试RCEP“6小时通关”等举措,加快建设对日韩贸易的“黄金大通道”,与日韩贸易关系日趋紧密。今年前10个月,山东对韩国进出口2199亿元,同比增长32.6%;对日本进出口1505.2亿元,同比增长19.7%。
“山东濒临日韩,连接欧亚,区位优势明显,位置突出,是亚欧大陆的东方桥头堡,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齐备,基础设施配套成熟,具有东西双向互济、海铁内外联动的特色与特点。只要利用好这些优势,就可以为外贸增长提供稳定的保障。”山东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说。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保障外贸长期向好
烟台三立车灯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车灯,主要面向巴西、美国等市场。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公司在开发新客户的时候遇到了难题。
“我们在与一家世界知名汽车厂商谈合作的时候,因为疫情双方无法见面,对方企业就希望我们拥有国际海关通用的AEO认证作背书才能和我们合作。”公司副总经理孙德伟介绍,在烟台海关的帮扶下,企业今年8月顺利拿到AEO一般认证,成功拿下该汽车厂商订单。
省商务厅外贸处处长王红介绍,针对外贸企业遇到的新问题,我省进一步强化服务外贸企业举措,通过“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确保纾困解难政策措施直达企业。截至10月21日,平台上线注册外贸企业7527家,通过平台处理外贸企业诉求和问题1888个,已办结1846个,办结率达97.8%。此外,我省还根据外贸发展形势和企业所需所盼,加强政策储备和支持。“这些举措,进一步解决了外贸企业的所需所盼,保障了山东外贸实现快速增长。”
经过三年多的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产业与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抢抓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等多个高水平平台建设,RCEP的签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都为山东应对外贸风险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目前看,影响外贸的不利因素和问题短期内并不能彻底解决。”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顾春太建议,山东出口企业还需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未来看,山东进出口短期虽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是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