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红色基因发“新芽” 村民生活有了新奔头!
作为红色革命圣地,临沭朱村留下了抗战初期沂蒙人民踊跃支前、钢八连抗击日伪军救百姓等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是沂蒙山区军民团结抗战的典型代表。在新时代,朱村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同时,也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从“支前模范村”到绿水青山、文明和谐的富裕村,红色的朱村正在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蝶变。“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已在这片红色的沃土结出累累硕果。
朱村村景
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
革命老“根”发新芽,红色朱村故事宣讲后继有人
入冬时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内,松柏苍翠,静穆庄严。72岁的讲解员王经臣像往常一样为游客讲述朱村人践行沂蒙精神的红色故事。从建馆开始,他就担任义务讲解员,9年来,见证了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年,村子是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到头来参观学习的人可多了!”王经臣指着村东头的一片红色旅游景区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去年开始,村里开始建设红色朱村文化旅游项目,不仅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得到修缮,还以老馆为核心修建了新馆,相继建成了沂蒙支前馆、朱村村史档案馆等五个馆,并于今年9月底投入使用。
如果说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是朱村的“根”,五个新馆就是“发芽开花”,充分展示了朱村的历史底蕴和红色传承。
据了解,红色朱村文化旅游项目总占地面积193亩,重点建设“一心五馆四街五巷一基地”。一心即为游客接待中心,五馆分别为:“沂蒙支前馆”“导沭整沂馆”“朱村村史档案馆”“沂蒙民俗文化展馆”“进士府”。四街分别为:“主题商业街”“朱雀大道步行街区”“柳编活态商贸街区”“滨水休闲风情街”。五巷分别为:“拥军巷、支前巷、进士及第巷、民谣青石巷、农耕拾遗巷”。一基地是临沭党校朱村校区和以“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题的三同教育基地。
新馆建成后,除了前来学习和游玩的游客,村里的村民也有了闲暇的好去处。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今年,由朱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第一碗饺子敬英烈》在民俗馆小舞台上演出了40多场。除了情景剧,文昌阁附近还有不少下乡的文艺演出。晚上夜景也十分漂亮,晚饭过后,不少村民从家里拿出二胡、手鼓等乐器前来自娱自乐。
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除了新馆的修建,最让我欣慰的便是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后继有人。”过去,只有王经臣一位讲解员,随着来朱村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越来越多,义务讲解朱村红色历史文化的王经臣也越来越忙。
今年,朱村迎来了10位年轻的讲解员。看到年轻讲解员朝气蓬勃的面孔,王经臣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也更有信心把“钢八连”的红色故事和朱村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小时候就经常来朱村,入职后,在学习展馆讲解内容的过程中,我对朱村的历史有了更深入了解。看着烈士的感人事迹,感到身上的责任沉甸甸的。”作为新入职的讲解员,刚刚毕业的临沭“90后”讲解员顾子萱从小就对朱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讲解,把红色朱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提供岗位160多个,家门口就业让村民更有奔头
沂蒙支前馆
白墙黑瓦沥青路,宅前屋后红意浓。朱村错落有致的小巷再搭配上各色绿植,更显生机盎然;景区内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柳都古镇 水乡红村”的称号名副其实。
从“支前模范村”到绿水青山、文明和谐的富裕村,朱村通过结合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带动老百姓富起来。
“这些年,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小巷开始整修,水泥路换成了沥青路,环境卫生搞得特别好。”年逾九旬的“老支前”王克昌每天都会带着小马扎、绕着村子走一走。“俺们朱村永远感激共产党!现在生活真恣儿,就盼着村里的新楼早盖好,住新楼喽!”王克昌难掩激动,在他眼里,共产党带领百姓不仅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更为朱村留下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红色朱村文化旅游景区的打造,也为朱村带来了商机。”朱村村民王济通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今年9月份,他通过招商报名,在景区内开了一家餐馆,员工也都是村里人,收入还不错。
“我是朱村本地人,以前生活全靠着赶集卖特色小吃,风餐露宿,十分辛苦。”今年景区开放后,“70后”村民王济提在景区内的主题商业街开了一家特色小吃店。生意红火了,王济提再也不用东奔西跑,提及未来,他充满了希望。
“老支前”王克昌一说起村里发生的变化就难掩激动
红色朱村文化旅游“一心五馆四街五巷一基地”的规划,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临沭利城文旅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山介绍,景区建成投入运营以来,为本村提供保安保洁、群众演员等岗位160多个,90%的商户经营者是本村及周边的村民,预计年可实现综合收入1.2亿元,村民人均增收3500元。仅今年国庆期间,就吸引游客50万人次,经营综合收入2000多万,有的商铺一天经营额就过万元。
“朱村不光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还有引以为傲的红色文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三同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各项旅游游乐设施,把朱村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区。在此基础上,推进村庄改造工程,让老百姓住上楼房;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观光农业旅游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带动作用。”李学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