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息壤绘就大美画卷

2021-12-22 21:45:00 来源:联合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主席寄语

  省政协这次全媒主题报道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为宣传东营、讲好黄河口故事提供了重要机遇。 

  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生态是她最美的底色,湿地是她最鲜明的特色,河海交汇是她独一无二的奇观,正在建设的黄河口国家公园是她最亮丽的名片,已形成了石化、新材料等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砥砺奋进、扎实苦干,努力走出一条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互融互促的东营之路。 

  东营市政协主席  陈泽浦 

  曾经,这里片片盐碱处处荒芜,人们年年筑台累年还债,一度灰黄黯然。如今,这里百鸟来栖,大小湿地连线成片;果蔬飘香,“黄河口农品”畅销海内外;水绿交织,“不毛之地”成为“希望的田野”……东营,这座新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因石油而兴,迎黄河入海,受黄河惠泽。近年来,担当实干、奋进作为的东营人,以坚持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谱写了大河入海处的“辉煌”新篇。 

  □本报记者  王 川  聂 梅   

  通讯员  魏 虹  扈建青 

  哪儿环境好,鸟儿最知道 

  天高水阔,芦花飞雪,万鸟蹁跹……11月28日,记者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看到,成群结队的天鹅、沙鸥、鸿雁,或凌空飞舞,或悠闲觅食,或追逐嬉戏,风声、鸟声、水声交织,奏响大自然最动听的旋律。孟冬时节的自然保护区成为了鸟儿的天堂,生机盎然。 

  很难想象,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相关资料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时,黄河年平均断流100天。“受黄河频繁断流影响,黄河三角洲一度出现河道萎缩、湿地退化、生物物种减少等现象,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高级工程师吴立新告诉记者,1992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当时到处是白花花一片,植被和生境非常单一。 

  200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调水调沙,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生态恢复的机遇:筑堤修坝,引入黄河水,涵养生态。 

  水来了,怎么让生态效益最大化、持久化?东营市坚持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统筹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修复、种质资源保护和生物栖息地建设。东营市政协多次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协商建言,围绕生态保护建设,征集社情民意信息500余篇,并多次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各级政协委员聚智献策,《关于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东营样板”的建议》《关于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做好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议》等一份份提案,为三角洲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思与议、鼓与呼。 

  今年55岁的吕卷章,现任东营市政协应用型智库专家、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工会主席。从1990年开始,他全程参与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从市级到省级到国家级的申报、建设,现在作为核心成员亲历了近两年黄河口国家公园相关工作。用他的话说:“一辈子只干了这么一件事”。采访中,他以沉沙池、“避难所”“经济适用房”为例,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渠”成之路。 

  “引入的黄河水含有大量泥沙,若不处理,要三五年清淤一次,对湿地生态也是一种破坏。”为此,吕卷章带领团队为引入的黄河水设计了“减速带”,“引水入口处设立宽水面水质净化区,修建水渠引水逆流向上行进,减缓水速,再进入沉沙池”,让“沉淀”后的黄河水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水文循环系统。 

  “避难所”是这一循环系统的重要一环。“我们经过长期研究测试,在区内挖‘大坑’储水,并以‘坑’为轴心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水系网格结构,以实现区内长期稳定供水,避免极端天气带来的生态破坏。”吕卷章介绍说,由此水系连通,极大改善了鸟类栖息环境。 

  “经济适用房”则是为了鸟儿的“落户”量身打造。“东方白鹳作为迁徙鸟类,原本并不在黄河三角洲繁殖。”吕卷章说,为了让东方白鹳从“候鸟”变“留鸟”,他们在总结东方白鹳繁殖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了人工招引巢,“一根伫立的水泥杆,顶部筑有不锈钢碗巢穴,就是鸟儿的‘经济适用房’。”自2005年至今,黄河三角洲地区已累计成功繁殖东方白鹳雏鸟2278只。 

  “哪儿环境好,鸟儿最知道。”当前,自然保护区内有一级保护鸟类25种,鸟类总量达到371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长为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每年有600多万只鸟在自然保护区迁徙、越冬、繁殖,2020年还新发现白鹈鹕、火烈鸟,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这也成为东营市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生态建设为特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力佐证。据介绍,2020年以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互花米草治理等9个生态修复项目,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修复各类湿地15.9万亩,建设鸟类栖息繁殖岛36个、鱼类栖息地10处、植物生态岛29个,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成为黄(渤)海区域水生生物重要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成为全国首个市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立法。 

  随着10月19日国家公园管理局函复同意《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方案》,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划定范围35.23万公顷,全部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垦利区境内。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围绕“加快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东营再启新篇。 

  万里奔波寻访“豆囡囡” 

  长期以来,与大豆生产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大豆生产在产量、品质、种植效益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实现大豆增产提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子是关键。 

  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海滩自然植被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各类植物393种(含变种),其中重要的植物种及群落之一就是野大豆。野大豆是大豆杂交育种的主要种类,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保存着极其宝贵的遗传基因。 

  “有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的野大豆普遍含有苗期耐盐基因。”11月26日,在东营市农科院盐生植物与生态农业研究所实验室,研究所所长徐化凌拿出一个装有种子的黑色密封袋,介绍说:“这就是野生大豆的籽粒,它们虽然个体小,但具有很高的育种价值。研究所里的野大豆资源,已向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提交了30份,与全国大豆种子科研机构实现共享共用,服务于大豆杂交育种,特别是耐盐碱大豆品种的培育。” 

  为了寻访这些“豆囡囡”,徐化凌带领团队奔波数千公里,从无到有构建起大豆育种的谱系。“我们从2016年开始,在黄河三角洲开展系统性的野生大豆资源搜集。”徐化凌说,因为主要到重度盐碱地、人迹罕至的地方搜集,汽车开不进,只能徒步。他们背着铁锨、网兜、标签,一边开路一边寻找样本,最终成功搜集到黄河三角洲239个GPS位点522份野生大豆样本,经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等单位指纹图谱分析,最终筛选出74份耐盐野生大豆核心种质,建立起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核心种质库,更好地保护野生大豆这一宝贵育种资源。 

  在保护的基础上,徐化凌团队还搜集国内外栽培大豆种质资源300多份,开展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育种工作,把野生大豆耐盐、多荚、高蛋白等优良基因导入到栽培大豆中。“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0亩试验田里,种植了590多个大豆新品系,目标只有一个: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大豆新品种,特别是耐盐碱又高产的品种,为大豆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种植,提供良种支撑。”徐化凌说。 

  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徐化凌们”,让这片盐碱土壤面积达43.97万亩的荒碱地,从“不毛之地”变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希望田野”。 

  在这里,已培育盐地藜麦、耐盐马铃薯、紫花苜蓿等一批适合盐碱地栽培、产业开发度高、引领盐碱地种业发展的突破性品种(系);建设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搜集本地和国内外粮食、饲草、药用植物、果蔬等盐生作物种质资源13科42属89种1.5万份;自主品牌熊蜂实现工厂化规模生产,打破多项国外“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垄断;“鸿鹄”系列智能农机研制成功,实现我国第三代农机研发制造“弯道超车”……盐碱地特色种业实现一项项突破,一批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集聚、显现,为全国盐碱地种业创新、盐碱地综合利用,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子。 

  我家住在黄河边,乡村振兴大路宽 

  “走过岸畔杨柳,望黄河奔流……搬离家园保胜利,为祖国加油……”11月25日,在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的黄河南展区历史文化展厅,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麦荣深情地演唱社区歌曲《南展颂》。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黄河下游河道防凌防汛问题,国家批准建设黄河南展宽工程。为保证工程建设,南展区各大队奉献土地、重建家园。 

  “当时,搬迁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差,11位村大队书记带头拆老房攒物料,有的甚至用上了祖坟的砖和棺椁的木材。1973年开始筑台,1979年全部搬迁进了房台村。”张麦荣介绍说,彼时的房台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狭窄的胡同仅能通过一辆板车。” 

  2013年,东营市出台意见,推进南展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16年,杨庙社区迎来第二次大搬迁。这一次,1765户、5306人向着幸福生活出发。 

  如今的杨庙社区,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建有为民服务中心、老年餐厅、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天然气、水、电入户,聘请物业公司开展专业服务。 

  老年餐厅旁是由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的金岸草编工艺品加工合作社。69岁的王秀荣正在编织屏风,“一个三块五,40分钟就能编一个。离家近,随时能来,每个月能赚600多块的零花钱。”她说。 

  张麦荣告诉记者,这家合作社主要从事工艺品来料加工制作,采用订单供应模式,“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针对社区年轻人外出打工多,我们还搭建了就业服务云平台,帮助居民由打零工,实现有组织、有保障的就业。”垦利区政协委员、董集镇党委副书记缪晓辉介绍,在党组织的带领下,11个村抱团发展,成立6家合作社,并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沿黄特色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3177元增加到2020年的20854元。 

  活动广场上,79岁的程万钧正在晒太阳,“看病有报销,家里有暖气,每亩地有700块的流转费,每个月还有200多的养老保险,很好!”话语中的幸福自豪溢于言表。 

  在黄河对岸、距离杨庙社区10公里的利津街道张家夹河村,这样的故事也在上演。 

  围绕沿黄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利津县打造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张家夹河村成为东津渡创新创业基地所在。 

  5月29日,张家夹河村村民喜迁新居,并实现了“一地生七金”。“村民们可以获得租金、土地流转金、分红等等,村集体收入也大幅增加。”东营市政协委员,利津东津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蕾介绍说,当前,已有114家企业入驻,实现新增税收近6000万元。 

  “产业兴生活富,土房换新楼。乡村振兴大路宽,前方好奔头……”文化展厅里,张麦荣的歌声铿锵动人,冬日暖阳下,程大爷和“伙伴们”拉着家常笑声朗朗,正是黄河安澜、人民幸福的生动诠释。 

  大河入海,奔流不息;盐碱治理,生机无限;产业振兴,百姓乐业。东营,正绘就着一幅繁荣安定、万物缤纷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