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 济南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邹文课程入选教育部“精品课”
鲁网3月13日讯(记者 殷会丽)近日,教育部发布“部级精品课”公示名单,济南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邹文老师课程入选。鲁网记者对其进行专访,听她讲述课件制作背后的故事。
拿到《民族》这一课题,邹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将民族政策介绍给学生,将民族团结的思想根植与学生心中。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她深研课标、教材,思考学情,制定目标,多渠道收集素材,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民族文化的视频资料,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实例。
为了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邹老师所在教学团队,进行了课堂模式的探索,在侯彬校长三生课堂——生活、生长、生态的指引下,形成了“学习目标——自学互助——精讲点拨——导图构建——习题评价”的课堂模式。
同时,进行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探索,从初中学段、高站位审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社团课程的开发,作为学校贤士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学校“霞客”地理社团的“steam+行走”课程,已经开发了泉水课程、黄河课程今后还会有基于乡土地理的后续。
邹老师告诉记者,这节课是团队探索的必然成果,今后也期待团队的成果能展现在不同的平台,取得更多的荣誉。
荣誉取得的背后,是大量的付出。课件制作期间,大家每天晚上都要熬夜,从熬到一点两点到三四点再到凌晨五点,直到上传课件的最后一刻,一直在进行着修改。“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有着颠覆性的改变”,邹老师告诉记者。
光备节课就扒了层皮,一节好课的诞生是要付出很多心血的,尤其是这节课课型陌生、学情复杂、质量要求高。备好课,课件的制作又是一大难关。
众人拾柴火焰高。学校抽调信息技术老师帮忙解决技术问题,并有教学大咖指导课程。市教研员李晓云老师多次打电话指导,区教研员舒建秋老师来学校且多次打电话指导帮助,樊校长组织地理教研组老师们进行三次集体磨课。“这节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学校团结起来加油干的缩影。”提起自己的团队,邹老师满是感激之情。
从教十余年,邹老师从一个不好意思去听老教师讲课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她不仅课教的好,在学生们眼中,邹老师随和、有趣,擅长和学生互动,在邹老师的课堂上有很多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邹老师曾获全国微格教学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优课、济南市特色教师;主编《世界地理备考知识图》、《中国地理备考知识图》、副主编《泉水文化读本》、参编《海绵城市探秘》、《海绵城堡探险》;参与《提升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教研方式转型研究》、《指向“尊重”品格培养的中学生研学旅行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济南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专家库专家成员、初级研学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