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好生态!越来越多珍稀动植物在山东“落户安家”
鲁网5月20日讯(记者 范金鑫)5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情况。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在山东的湖泊、湿地等频频“亮相”。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在山东“落户安家”、繁衍生息。
2021年,青头潜鸭就开始在泰安东平湖过冬。2022年3月,东平湖记录到了1500多只青头潜鸭。青头潜鸭是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不到5000只。
2021年8月,黄河三角洲首次发现国际极危物种勺嘴鹬(yù),勺嘴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极度濒危物种,全球仅剩下不到200对。
2021年12月,烟台市龙口黄水河湿地公园首次发现野生丹顶鹤,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2年3月,小清河济南段发现了本土鱼类中华鳑鲏,这是小清河有历史统计数据以来,时隔60多年再次发现这一鱼种。
2022年3月,潍坊安丘市大汶河生态湿地首次发现极危物种黄胸鹀,黄胸鹀(wú)是全球极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2年3月,济南市锦绣川水库、牟汶河泰安段发现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稀有鸟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2年4月,桓台县马踏湖发现中国特有珍稀鸟类、“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定居。震旦鸦雀是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管言明介绍,去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山东向全世界宣传推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黄河三角洲、泰山、昆嵛山、南四湖、贝壳堤岛、蒙山、大天鹅之乡荣成等7大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集中亮相。现在,全球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种震旦鸦雀分别在东平湖和马踏湖安家落户,成为山东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的最好见证。
以我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为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工作方面,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东平湖开展清网净湖、菹(zū)草清理、清违拆障等九大攻坚行动,清除违法建筑447处,清理网箱网围12.6万亩,湖水水质常年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
今年3月,东平县护鸟观鸟协会在东平湖记录到1500多只青头潜鸭,数量已经超过2020年调查的全国总量,这群青头潜鸭是目前国内记录到的最大单一种群。
在淄博,为推动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当地开展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水深度治理,先后关停取缔各类涉水企业35家,实施了52家企业60项污水深度治理再提高工程。累计封堵入河排污口150余处,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工程及清污、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构建了沿河环湖大生态带,提升了流域环境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