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南来之水,穿越黄河——聊城:一泓清流润水城

2022-11-17 16:19:4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编者按:一渠清水连通南北,千里水脉利泽万方。为深入挖掘南水北调工程蕴含的时代价值,日前,“南水浩荡润齐鲁”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实际行动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挖掘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润泽下,山东各市在生态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讲好“南水北调故事”山东篇。

  鲁网11月17日讯(记者 范金鑫)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山东聊城是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之城。聊城离不开水,也需要水。

  聊城市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东线一期工程,主要由干线工程和配套工程组成。2017年,从千里之外而来的长江水通过输水管道,从东阿县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大秦水库流入鲁西化工集团,聊城人历史上首次用上了长江水。截至目前,聊城市累计引蓄长江水2.9亿立方米,累计向外供应长江水2.4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缓解了聊城当地的用水困难,更给聊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有了长江水的滋润,水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江北水城”也缺水

  或许大家会有疑惑:聊城是“江北水城”,河流、湖泊较多,怎么会缺水呢?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事实上,聊城作为极度缺水城市,当地水资源量仅为11.8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195立方米,不足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

  一直以来,黄河水是聊城市主要的客水资源,但近年来黄河中上游沿线城市用水量加大等多种因素,黄河水“可用而不可靠”的状况日趋明显。因此,对于聊城来讲,用上长江水,意义重大。

冠县店子水库 资料图

  聊城市南水北调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长江水从聊城市通过,当地既要保障干线畅通,还要设法留住江水。因此,聊城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包括干线工程和配套工程。

  其中,干线工程自穿黄隧洞进入聊城东阿县位山村,途经7个县(市、区),在临清市师堤村市界节制闸出聊城入德州。配套工程包括临清市、冠县、莘县等8个供水单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8座平原水库和261.8公里输供水管道。

  “过去一直喝地下水,抽上来的水又咸又涩。自从喝上了长江水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了!”莘县莘州街道王炉村村民刘辉向记者说道。从千里而来的长江水储蓄在水库,沿着这些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沿线群众也过上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好日子。

临清市张官屯水库 资料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聊城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内容不包括水库以下水厂和供水管网,后续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将对工程效益发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聊城市水利局及早谋划开展后续配套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完成投资10亿元,新建7座净水厂,铺设110公里供水主管道,与7500公里末级供水管网连通,把江水消纳“最后一公里”推进到“最后一米”,实现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供水工程体系,千里之外的长江水流入鲁西大地千家万户。

  南来之水,如何穿越黄河

  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因为南水北调工程,在南北两端守望中华大地的她们在这里实现历史性重逢。

  “穿黄”作为南水北调的“咽喉工程”,需要的不只是过硬的技术,还有让人叹服的想象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至位于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要想继续往北输送,“穿黄”是一个绕不开的动作。

  2010年3月25日10时40分左右,在聊城市东阿县位山穿黄隧洞北口,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破声从黄河南岸传来,南水北调东线穿黄隧洞工程顺利贯通。正因为,长江水将从这里穿越黄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鲁北、冀东和天津。

东阿县位山村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穿黄北区出湖段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段工程仅这一处。”聊城市重点水利项目服务中心副科长简海风告诉记者,穿黄工程是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的关键控制性项目,在整个东线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聊城市工业企业用水水源主要是黄河水和地下水,水源结构不够合理,供水保障率不高。南来之水“穿黄”而过,润泽了北方大地也带来发展之机。

  在发挥工程效益方面,当地不断推动南水北调配套水库向工业企业供水,聊城市30余家工业企业用上了长江水,为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水源支撑。

  自2017年以来,东阿县大秦水库已向鲁西化工累计供应长江水7000万立方米,长江水已成为鲁西化工的重要水源。临清市张官屯水库已向大唐热电等十余家骨干企业供水,累计供水6300万立方米。高唐太平水库和阳谷陈集水库也已实现向县里工业企业供水。

  蜿蜒而来的长江水,穿越黄河,一江澄碧在聊城形成了一个大十字,让聊城的土地不再干渴。而聊城也借助南水北调山东段润泽水城的机遇,不断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利现代化水平,为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聊城力量。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