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莱高铁|刘涛:夜行6公里只为1毫米

2022-12-30 11:16:4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2月30日讯 (记者 罗燕 刘晓婧)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褪去了一天的繁华喧嚣,国铁济南局济南西工务段的工作人员,却走上钢轨。不一会儿,钢轨上闪烁起点点“星光”,此起彼伏的“叮叮当当”敲击声也逐渐传来。

  这一天,国铁济南局济南西工务段济南东高铁车间主任刘涛正和同事们一起为济莱高铁的开通做着介入工作。每个班组由四五人组成,0:30到4:30,是高铁工务人守护钢轨平整的时间。

  提起中国高铁,国人颇为自豪的便是将硬币竖立于疾驰的高铁上不倒,其背后的秘密便是钢轨的高平顺性。

  “如果钢轨是高低起伏状态的话,硬币肯定不能竖立不倒。”刘涛和同事们的工作之一,便是保障钢轨的高平顺性。因此,他和同事们便用一毫米厚的小垫片,通过1毫米、1毫米的调整,消除坑洼起伏,再用检测小车进行检测。他们需要在线路上来回行走,常常为了1毫米的偏差,反复进行测量、调整。

  由于白天高铁运行时,路面上和桥梁上都不能进人,所以高铁的检修工作只能在列车停驶后,0:30到4:30就是专门为检修留出来的“天窗”时间。工作了10余年的刘涛早已习惯这种作息,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夜猫子”。“对于生活的影响,主要就是和家人朋友们聚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刘涛坦言道。

  刘涛和同事们为济莱高铁的开通付出了不少心血。在试运行阶段,为了不影响检测列车第二天上线检测,他们下午收到检测列车反馈的数据,经过数据判别原因后,第一时间制定检修方案,到了现场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复核、回检等工作。

  夜间的工作时间十分宝贵,他们每组要检查至少6公里,走快了怕检查的不彻底,慢了怕完不成检查任务,每一处细微问题他们都要重复进行弯腰、测量、记录、起身、行走动作百余次,济莱高铁117.49公里的线路,每一寸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除了用脚步丈量线路,他们也时常为了整修1毫米的误差,反复进行精调、打磨,这些难以用肉眼衡量的“毫厘之差”,在刘涛一行人的眼里却比什么都重要,允许误差是1毫米,但他对自己的要求是0.1毫米,甚至是“零误差”。

  “很荣幸,我和同事们参与了这条高铁的提前介入工作,这也是我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参与提前介入的第5条高铁线路。”10年间,刘涛从一名初出茅庐的线路工、桥梁工,逐步成长为一名车间管理人员,个人发展和中国铁路技术同步提升;10年间,他先后参与了京沪高铁、石济客专、济青高铁、潍荣高铁和如今济莱高铁的提前介入工作,也见证着省会经济圈“米字型”高铁网结构逐步完善。刘涛自豪地说:“过去的10年,在我们全体铁路人的努力下,使山东的高铁网逐步完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下一个10年,我们将继续发扬高铁精神,让山东高铁跑在全国的前列!”

责任编辑:刘晓婧
新闻关键词:刘涛高铁线路工作钢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