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累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100多亿元

2023-02-21 16:28:5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21日讯(记者 李秀娟)记者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烟台片区设立以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自贸办的大力指导下,以总体方案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为山东省唯一入选案例,2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国家级创新成果数量居全省第一。

  《山东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方案》与国务院《总体方案》一脉相承,烟台片区将按照赋予烟台片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重点加大六方面差异化探索,推动深化改革创新方案落地见效。

  擦亮叫响“自贸海洋”特色品牌。三年多来,烟台片区立足国家赋予烟台片区海洋特色战略定位,培育装备型海洋牧场新业态在全国开辟出一条示范路径,平台确权数量全国第一,联动海南自贸港崖州湾科技城,构建“南繁北育”水产苗种产业走廊,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永久举办地”。下步,将充分发挥海洋经济产业优势,高质量建设黄石湾海洋经济区、空天海装备智造城等战略平台,完善海洋牧场新平台“研发、确权、融资、增信、推广”集成创新链条,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现代深远海立体开发模式,打造全国领先的装备型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深化与崖州湾科技城联动创新,争创水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试点,打造中国水产种业“北繁基地”。探索实施海域与海上建筑物一体化登记,推出带有投资强度、养殖密度、亩均税收等指标的“标准海”,以自然资源高效率利用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创新打造“日韩合作”开放高地。烟台片区发挥自贸区、综保区,中韩产业园、中日产业园、国际招商产业园“两区三园”叠加优势,在全国率先推行跨国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系列举措,累计落户日韩资世界500强项目32个,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位居三片区首位、实际利用日韩资占山东自贸试验区的61.4%。下步,将积极抢抓RCEP生效机遇,主动对标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高标准建设日本、韩国、东盟中小企业产业基地,高水平打造RCEP国际合作示范中心,加强与日韩在电子信息、基因科技、海工装备等领域全链条合作,拓展协同研发、解决方案等供应链上下游专业服务,着力打造山东对接日韩的桥头堡。

  聚力突破贸易结构升级工程。烟台片区发挥“五关十港”集聚优势,率先建立“区关港铁”联动创新机制,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2022年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新增外贸进出口350亿元、保税研发增长839%、保税维修增长38%,4项成果被海关总署创新备案、12项贸易便利化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外贸进出口占山东自贸试验区的40.2%。下步,将依托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分步骤实施跨境便利支付、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保税+新零售”等试点方案,探索增加矿产品保税混配适用品类,做强富士康全球维修中心,拓展中集保税再制造国际产业合作,打造拉动外贸指标的最大“增长极”。

  培育产业开放发展动力引擎。三年多来,围绕服务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制度型改革创新,烟台片区累计解决企业亟需发展诉求40多项、帮助企业降本增效100多亿元,带动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下步,将依托深化改革创新方案支持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政策优势,完善金融赋能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抓好绿色石化、高端装备等“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提速建设20大专精特新产业园。基于解决现代汽车跨国研发便利一揽子政策诉求,持续优化汽车全产业链集成方案;基于建设烟台国际生物药谷,开展药品通关便利、药物研发、生产领域等全链条制度创新;探索实施高端装备进口再制造,建立服务型制造产业体系等改革任务,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联动创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目前,烟台片区已构建起以片区为支撑,自贸港(区)、黄河流域九省区、省内相关地市园区、烟台各区市和黄渤海新区等五大圈层联动的“1+5”发展新格局。下步,将以“自贸全域”为目标,落地落实自贸区与烟台各区市“双向融合”17条举措;高质量推进省级联动创新区建设,复制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一批“烟台模式”;深化与黄河流域自贸联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联动合作,探索形成一批具有自贸特色的改革经验,打造全国知名的协作联动品牌。

  着力培育“绿色自贸”品牌标识。烟台片区抢抓国家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在2022年8项成果入选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案例的基础上,探索开辟蓝碳经济发展新赛道,用好用活“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工业园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2个国家级试点和碳排放纳入规划环评、碳排放纳入项目环评2个省级试点,突出绿色低碳示范工程引领地位,大力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等转型发展举措,持续优化开发布局、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