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2023-06-19 10:09:03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我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从治沙到致富,两代人的接力跑

  □本报记者 陈晓婉

  本报通讯员 赵 坤

  初夏时节,顶着近40度的高温,冠县兰沃乡韩路村党支部书记冯俊奎开始了新一天的巡园——30万棵梨树已经挂果,等待着金秋时节的丰收。

  与别处的梨树不同,这片梨园长在曾经几乎寸草不生的沙地上。“这里是黄河故道,过去种什么都很难种活。我父亲那一代治沙,让沙地里长出了林海,我们这一代不仅要治沙,还要致富。”冯俊奎说。昔日黄沙滚滚的冠县,如今已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省沙化土地分布范围广,省内13个市的75个县(市、区)被列为全国沙化土地治理区。近年来,我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恢复,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改善沙区生态环境,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黄河故道所经之处,形成了沙化土地54.74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的81.09%,是治理土地沙化的主战场。在聊城,黄河多次改道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地、涝洼和沙碱荒地,俗称西沙河、北沙河、东沙河。冠县黄河故道沙区就是西沙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树才能固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冠县发出了“以毛白杨为主大搞育苗生产”的号召,队队有苗圃,户户有苗畦,很快形成了规模。“平沙丘并不简单,要将沙层下面的土翻上来,才能栽树,工作量很大、很辛苦。”父辈的辛劳,印在了冯俊奎脑海中。经过持之以恒治理沙地,黄河故道终于披上绿装。

  光绿起来不行,还要富起来。气候干燥,水质盐碱,土壤沙化,在这样的土地上怎么才能种出致富果?

  要把叶子变成“票子”,树种的选择很重要。“父亲那一辈广泛筛选,发现梨树最容易种得活、长得好。”冯俊奎说。梨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根系发达的特征让它们得以适应黄河故道的土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梨树在韩路村大规模扎根。几十年规模化种梨,梨产业逐步成为韩路村的经济支柱。2022年,全村960户村民,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有300余户。

  毛白杨、刺槐、梨、苹果、樱桃……冠县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发展特色产业的经验。“在沙化土地区域前沿营造防护主林带,建设200亩大小的生态防护型用材林网格。同时根据沙地或盐碱地性质,在裸露的土地上种植榆树、毛白杨、刺槐等树木,网格内栽植樱桃、梨等经济林。”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景臣介绍。在一个个“网格”的协作下,截至2022年底,冠县林果面积达40万亩,其中用材林24万亩,果树16万亩,年产各类果品40万吨。

  林茂粮丰。黄河故道沙区环境发生历史性转变,群众生产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气象部门监测,目前聊城区域性沙暴不再出现,大于8级以上的大风很少出现,灾害天气明显减少,小麦受干热风影响次数较上个世纪末减少90%以上、小麦倒伏减少80%以上。”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李其超说。

  如今的黄河故道林海莽莽,多年的碱洼树茂粮丰。“十四五”期间,全省沙化土地治理任务为5万公顷,其中黄河故道沙地综合治理区4.05万公顷。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了解到,目前我省正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对符合条件的生态防护林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