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好戏连台” 山东乡村文化振兴奏响“大合唱”
金秋时节,齐鲁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民朋友们迎来了另一盛会,山东“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活动鸣锣开唱,在这个丰收的季节,点燃了一份激情,也展现了一份美丽的乡村图景。
始于“戏”,而不止于“戏”。乡村振兴,文化是魂。“村村有好戏”有何魅力?又该怎样与传统文化良性互动,赋能乡村振兴?
一出戏是否精彩,离不开主角。主角能凝聚一出戏的魂儿,能体现一出戏的神,能收摄广大观众的心,乡村振兴这出戏中,农民就是主角。如何让农民当好乡村振兴这场大戏的“主角”,“村村有好戏”开唱,就是给农民搭好了台。
当“村村有好戏”唱到泰安东平湖,我们看到的是从“靠湖吃湖”到“守湖护湖”,农民正是这一切的见证者。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九大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面拆除网箱网围,彻底取缔沿湖餐船、砂场、“三无”船只,深度治理环湖村居环境、路域环境、违法建筑,建设环湖生态隔离带,让湖域面貌焕然一新;修复各类湿地,青头潜鸭、震旦鸦雀、白鹭等珍稀鸟类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候鸟变“留鸟”,在东平湖安家落户;打造生态良好的渔业发展平台,实现“一鱼多吃”,发展出了集种业、养殖、精深加工、销售、旅游等多领域的现代化渔业产业全链条……诸多举措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描摹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东平画卷”,展现了山东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方法。
乡村振兴,农民必须是主角,因为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哪一样也离不开农民。“村村有好戏”让农民这一主角上台,农民唱得好,才能好戏连台年年唱。
提到“村村有好戏”中的“戏”,自然不能不提山东的传统戏曲文化。山东人对戏曲的热爱,源自山东传统文化土壤的丰润,戏曲这一形式,对山东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代代相继、经久不衰。
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地方戏曲,这其中既有大家熟知的吕剧、山东梆子、柳子戏等较大剧种,也有各具特色的小剧种,它们遍布齐鲁大地不同的角落,起源于民间,兴盛于大众,土生土长,土语土调,土腔土韵,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品格,深受广大百姓喜爱。
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整体宣推活动启动仪式上,就有来自商河的鼓子秧歌与海阳大秧歌,两大山东传统舞蹈上演同台大PK,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第一场开戏”。前段时间,临沂的“小戏小剧”唱得挺火,观众如潮,每场演出现场都座无虚席。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剧目的选择,将传统剧目结合百姓工作生活表现出来,充满本地风土人情、历史记忆,和“听戏人”的心灵有连接。
山东有传统戏曲这个“老底子”,如今唱起来也必将悦耳动听、有滋有味。
乡村文化近年来的厚积薄发,也让“村村好戏”水到渠成,繁花盛开。按照中央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部署要求,山东近年来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今年以来,山东统筹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乡村文化活动繁荣、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全省乡村文化振兴进入新阶段。
仅在乡村公共文化产品方面,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今年以来,各地举办“村晚”3700余场,参与群众210多万人次,11地的“村晚”被评为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点;开展2022—2023年度全省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24000余场次,参与群众550多万人次;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加大力度,“山东公共文化云”发布资讯1.9万条、慕课6.9万余节、视频资源7.6万个,资源分发10万余次,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深入实施“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创作推广计划”,今年各地已经新创作乡村题材精品小戏小剧120多件,对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艺赋能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打造出一幅幅乡村振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丽图景。
用文化软实力打造乡村振兴硬支撑,让文艺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在山东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好戏”连台,每一台“好戏”都有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