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湿地·润泽齐鲁”网络主题活动圆满收官

2023-10-26 20:36:3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26日讯(记者 吴晓慧)10月26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主办,中国山东网承办,济宁、枣庄、东营、临沂市委网信办协办的“大美湿地·润泽齐鲁”网络主题活动在东营完成所有采访任务,圆满收官。

  山东以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推进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全省湿地生态实现了由“抢救性保护”到“全面保护”的重大转变,促进了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建设。10月24日-26日,来自中央和省市30余家媒体的记者,深入济宁、枣庄、东营采访,展示山东以重要湿地、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多种保护形式并存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

  济宁:水清河畅,助推百姓致富增收

  济宁市作为山东省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湿地面积广袤,类型丰富,南四湖国际重要湿地是湿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和鸟类迁徙中转停歇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的必经地,原真性保持完好,鸟类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广大群众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理想选择;煤炭塌陷地湿地,呈不断增长态势且自然景观独特,是生态修复的典范。在2022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济宁成功跻身“国际湿地城市”行列。

  微风徐徐,碧波荡漾,天空蔚蓝……10月24日上午,“大美湿地·润泽齐鲁”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山东济宁太白湖景区湿地公园南段老运河人工湿地,漫步湿地,人们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太白湖老运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位于老运河下游,太白湖东北侧的滩地和南侧的湖滩地区域,是城区老运河水流入南四湖的一道生态屏障。经过湿地净化后,老运河的水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后排至南四湖。

  “湿地采用了复合潜流湿地+水平潜流+表面流+稳定塘处理工艺,是人工湿地技术最先进、工艺最复杂湿地技术,处理过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任何异味。”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北湖度假区分局总工程师王宏春介绍说,近年来,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探索推进人工湿地治污模式,“退耕还湿”“退渔还湿”,在自然湿地基础上建设7处人工湿地,实现生态降污。

  微山县因管理微山湖而设,湖域面积占到了全县面积的72%,渔湖资源丰富。近年来,微山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渔业,以渔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振兴、渔民增效、百姓增收。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微山县围绕微山县农业数字化、数字赋能产业发展主线,以微山农业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方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谋划产业资源数据体系和数字生产能力建设。10月24日下午,采访团来到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和微山湖超级渔仓,了解了数字赋能、生态保护带来的经济效应。

  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是全县渔业“龙头”,年育苗能力达20亿尾,可满足全县15万余亩及南四湖大水面增养殖苗种需求。“我们培育的鱼苗存活率高、长得快、体型好,摇头摆尾、水中畅游,并且通过鱼苗防疫,减少了鱼病发生,亩增效益1000元。”工作人员介绍。

  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是镶嵌在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湖中的微山岛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岛、山东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每年盛夏,岛周围十万亩野生荷花连片盛开,蔚为壮观,被誉为“中国荷都”。记者们登上位于微山岛上的望湖阁,在这里便可俯瞰整个微山岛的风光。青翠远山、茂密森林、清澈的湖水、漂泊的渔船,还有醉人的落日夕阳,和谐统一共同构成了微山湖的美丽画面。

  济宁市探索实施全面管护、全域建设、全链增效“3个三”湿地发展模式,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始终坚持科学高效开发利用,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的双赢之路。

  枣庄: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10月25日,采访团走进国内第一家以运河湿地为主的湿地公园——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近年来,台儿庄按照“把水留下来,让水活起来,保持水长清”的思路,坚持以保护为主,推进退耕还湿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引种湿地植物品种500余个,完成公园景点绿化500万平方米,种植景观树种100余种,维护了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了区域环境良性向好。已初步建立起以运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主、十里荷画廊湿地、双龙湖湿地为辅的湿地保护体系。

  秋日的湿地,成群结队的天鹅、大雁在水中嬉戏游弋,时而梳理羽毛,时而翩翩起舞,采访团在双龙湖湿地观鸟园看到了一幅唯美的自然生态画卷。

  10月25日下午,采访团走进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感受独属微山湖的韵味与美好。

  “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拥有13万亩野生红荷,30平方公里芦苇荡,以及国内罕见的水上森林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先后获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景区、全国湿地红荷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工作人员介绍。

  一直以来,不远千里、万里相约湿地湖面观光区,一睹红荷芳容、馨享万顷胜景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除了美丽的景色,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还为游客提供了各种娱乐活动。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近距离感受红荷的美丽。

  湿地公园,成为人们游赏自然之美的旅行目的地,激发了当地发展新动能。而这些,只是枣庄加强湿地修复治理和保护的缩影,“条条河流有湿地、片片湿地水清澈、流域处处生态美”的景象仍在不断上演。2023年,枣庄计划新建人工湿地或河道生态修复5处,未来将带动更多公众发现湿地更多的功能和价值,激励更多人自觉参与到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中,为“人在画中游”的生态图景添彩。

  东营:和谐共生,看生态保护“山东画卷”

  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受河海双重恩赐,湿地成为东营市的优势自然资源,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东营现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类14种类型,总面积为4567.73平方公里,约占山东省的四分之一,全市湿地率41.58%。

  10月26日上午,采访团来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东画卷”。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建区以来,当地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借助黄河实施调水调沙恢复湿地36万亩,实施了东方白鹳繁殖招引工程和黑嘴鸥繁殖地改良工程。通过架设围栏、开挖封育沟等措施,对保护区核心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在黄河两岸种植冬小麦,建设鸟类补食区,为越冬鸟类提供食物,稳定了越冬鸟类种群、数量。

  “在路南侧的电线杆上可以看到一个个的鸟巢,在这里筑巢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鹳。”讲解员介绍,东方白鹳属于世界濒危物种,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特别是2002年开展湿地恢复和鸟类栖息地保护等生态工程以来,黄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保护区逐渐成为了东方白鹳最重要的栖息繁殖地,已经由从前的候鸟变为了现在的留鸟。

  水是湿地的生命。通过持续加强生态补水,2017年以来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修复了188平方公里,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目前,自然保护区现有各种植物685种,野生动物1630种,特别是鸟类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由建区之初的187种增加到373种,今年又增加了火烈鸟、白鹈鹕等“新朋友”。“哪儿环境好,鸟儿最知道”,鸟儿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