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前三季度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

2023-11-07 15:07:4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7日讯(记者 刘晓婧)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据悉,2022年,全省粮食产量达5544万吨,加工转化粮食8500多万吨,产业加工转化率达154%。小麦加工能力5289万吨、处理油料能力2711万吨,饲料生产能力6272万吨,均居全国前列。全省入统加工企业15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530亿元,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连续多年稳居首位。今年前三季度,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次。

  据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刘萍介绍,山东不断提升现代化粮食仓储能力,全省完好仓容达4349万吨。其中,应用环流熏蒸系统仓容2429万吨、粮情测控系统仓容2746万吨、机械通风仓容3022万吨、实施气调仓容153万吨、实现低温准低温仓容793万吨,全省粮食仓储设施总量和质量都得到较大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粮食产业链条长,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

  山东粮食产业链条涵盖小麦粉、大米、食用油、粮油食品、玉米深加工及酿造、饲料等全部产业分类。在小麦加工方面,大力发展小麦谷朊粉、胚芽生产,1粒小麦能加工转化成500多种产品,已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循环产业链。在玉米深加工方面,产品已达300多个品种。在大豆深加工方面,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大豆低聚糖、膳食纤维等已成为主打产品。全省粮食产业年投入研发资金20亿元以上,粮食深加工年处理能力达2892万吨,占全国30%以上。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合作模式,发展1400万亩优质粮食种植,帮助农民实现增收30亿元。

 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产品产量进一步丰富

  充分发挥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特色粮食品种优势,不断优化粮油加工产业结构布局,推动粮食加工业新旧动能有序转换,进一步扩大优势产业和优质产能,提高粮油产品加工和供应能力。2022年,全省年产小麦粉1167万吨、食用植物油53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2%、15%,花生油产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着力推进主食产业化,打造“主食产业新高地”,各类产品极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深受消费者青睐。建设济南、青岛、临沂、滨州四大省级粮食应急保障基地,发展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000多个,粮油应急配送中心207个,日均配送能力近万吨,基本实现放心粮油在全省城乡的全覆盖,便民、利民、安民的主食供应体系初步形成,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

 “齐鲁粮油”享誉全国,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山东积极深化品牌建设,组织“齐鲁粮油”中国行,北上南下、东进西行,先后赴十多个省区市推介并建立产销合作机制,深耕京沪苏浙粤市场,力推山东优质粮油产品落地。积极组织进社区、进学校等“六进”系列活动,与国家粮科院建立战略合作,产学研一体化融合推进。举办粮食产业互联网创新展,推动“好粮有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入驻企业400多家,发布商品7000多款,累计交易额超百亿元。“齐鲁粮油”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2021年中国品促会评定品牌价值681亿元。全省粮食行业涌现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粮油品牌,大大提升了山东粮油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影响力和占有率。山东9家企业入选全国小麦粉加工“50强”,3家企业入选挂面加工“10强”,13家企业入选食用油加工“50”强,7家企业入选花生油加工“10 强”,7家企业入选玉米油加工 “10 强”。

  龙头企业实力雄厚,产业发展进一步集聚

  山东坚持扶大扶优扶强,通过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累计打造了13个示范县和83家示范企业,逐步形成以龙头示范企业为依托,农户、加工企业和购销贸易企业集聚发展的粮油加工产业特色园区。快速发展青岛、烟台、临沂、滨州等食用植物油产业基地,正在成长为“中国食用植物油田”。目前,全省粮食产业产值过百亿的企业有8家,过30亿的企业42家,过10亿的企业102家,大型龙头企业和中国好粮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应正在持续放大。

责任编辑:韩黟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