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进文化“两创” 把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
“来到中国,在这里学习生活,才能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代,看到中国的多元性。”近日,来自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的三位国际知名汉学家到访山东,在参访孔庙孔府、孟庙孟府、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及山东大学后,有感而发。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告诉记者,这三位汉学家是第一批到山东开展驻研活动的国外学者。6月下旬开始,他们不仅实地感受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孔子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进行对谈交流。
“汉学”作为一门海外学者研究中国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学科,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海明认为,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的汉学热。对海外汉学家来说,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来走一走、看一看、多交流,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儒学与世界各大文明对话,增进理解共识。
邀请国际知名汉学家来山东驻研,是我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一项创新举措。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认为,驻研工作立足山东儒家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意义重大。“三位学者还将参加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把他们在驻研期间的思考分享给与会学者。”杨朝明说。
尼山,钟灵毓秀,文脉悠长。这里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地,承载着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山东牢记嘱托,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搭建交流互鉴高端平台,创新国际传播方式,开展多维对话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从尼山出发,2010年第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一路走来,极不平凡。围绕“聚力打造交流互鉴新标杆”,山东不断提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层次能级,在人文综合性、文化体验性等方面实现突破。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学术论坛,到文化、教育、历史等议题的研讨,再到经济、生态、传媒、艺术、中医药等领域的交流;从论坛对话,到文旅体验、光影秀等文化展示体验活动,论坛涵盖面越来越宽广、活动越来越丰富。如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不仅是一场思想交流盛宴,还成为“可视听、可体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之旅。
在很多曾参加过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学者、嘉宾、记者眼中,中医药文化论坛令人难忘,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哥伦比亚外宾何塞·迪亚兹热衷中医药文化,去年,他观看了山东省中医院志愿者们现场表演的中医健身导引术,何塞·迪亚兹告诉记者,“我对中医健康养生的内容很感兴趣,去年学习导引术后,经常练习,对身体好。”
中医药在海外持续“圈粉”,山东作为首批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唯一承担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特色课题的省份,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重任道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政策法规处处长李传播告诉记者,我省在2021年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中医药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两院院士、国医大师、海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踊跃参加,通过对话交流,促进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推动中医药走上世界文明交流的平台,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认可。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山东坚持系统性、整体性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连续十年举办文化“两创”座谈会,创办《泰山学刊》,提升《文史哲》等高品质学术期刊,推出一大批精品文化图书;与教育部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与全国16所高校合办中华文化研究生院,培育儒学研究后备力量。
既请进来,也走出去,山东搭建海外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已建立4个海外分中心,在海外20个国家建立35家孔子学堂,连续发起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走进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在海外举办“孔子家乡山东文化贸易展”,推介鲁绣、陶琉、丝绸等山东好品;开展“好客山东 丝路情长”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特色文化产品展销、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方式,展现全面立体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讲什么很重要,怎样讲同样重要。山东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创新开展友城、友校、友企、友媒、友人“五友”外宣。在塞尔维亚建立中国文化中心,设立海外尼山书屋。建立山东国际传播中心,纪录片《大河之洲》国际版获全球纪录片最高奖泰利奖。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孔子文化节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琳 杨帆)